關于餐飲業添加劑亂象求解 行業標準近日或出臺 等
佚名
餐飲業添加劑亂象求解行業標準近日或出臺
不管顧客是多么不愿意,在大多數的中國餐館,添加劑的使用甚至濫用已經不可避免。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徐景和對媒體透露,衛生部和國家食藥局近期將發布《餐飲服務環節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規范》,對添加劑濫用情況進行管理。
根據2009年出臺的《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2009年的的“食品安全標準”即指《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它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使用、范圍及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都作了規定。
但2009年的標準并不能直接適用于餐館。“現有的食品添加劑往往是由食品生產企業提出申請的,適用的是食品生產企業,有時候不符合餐飲業的現狀。”徐景和說。
奢侈品進口降稅初獲共識化妝品或領跑
爭論了將近一年時間的奢侈品進口降稅問題似乎有了眉目。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奢侈品關稅和消費稅以及其他綜合稅率肯定會降,“最快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會有比較明確的降稅方案出來。”
據了解,化妝品極可能作為奢侈品降稅的“試驗品”而首先出臺降稅方案。幾個相關部委也已就奢侈品降稅問題有了初步共識,奢侈品進口綜合稅率減負的整體思路或許將按照分層調整稅負,先試驗后推廣的路徑進行。
目前我國化妝品各項綜合稅率加在一起后約為15%~60%,包括香水在內的化妝品進口關稅已降至10%以下,增值稅17%,這與其他進口商品差別不大,影響較大的是針對“高檔化妝品”的30%消費稅。
早在2006年,我國就已經調整進口化妝品的消費稅政策,只對“高檔護膚類化妝品”按30%征收消費稅,其他不征。由于社會上對“高檔護膚類化妝品”的范圍宣傳不夠,致使大多消費者甚至代理商都認為普通進口化妝品均含有高達30%的消費稅。這事實上已經成為經銷商抬高進口化妝品價格的一個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