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麻醉性鎮痛藥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
趙佰芝
【關鍵詞】 鎮痛藥
通過對濫用鎮痛藥分析,根據臨床表現,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法,正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麻醉性鎮痛藥。
1 概述
麻醉藥品是指連續使用產生生理依賴性,能成癮癖的藥物。這類藥品具有明顯的兩重性。一方面有很強鎮痛等作用是醫療上不可缺少的藥品,同時不規范的連續使用又易產生依賴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則成為毒品,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
麻醉性鎮痛藥也稱為阿片類藥物,包括(1)阿片;(2)從阿片中提取的生物堿,如嗎啡;(3)具有嗎啡樣作用的化合物,如哌替啶、美沙酮等。所有這些藥品都具有與嗎啡類似的藥理作用,都能形成嗎啡型的藥物依賴性。
藥物濫用已經成為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的全球化問題,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藥物濫用是指與醫療目的無關,由用藥者采用自我給藥方式反復大量使用有依賴性的藥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產生松弛和愉快感,從而逐漸產生對藥物的渴望和依賴,由于不能自控而發生精神紊亂,并產生一些異常行為,經常會導致嚴重后果。
截至2005年已有麻醉藥品121種,我國生產和使用的品種有20余種,臨床常用的有可卡因、二氫埃托啡、芬太尼、美沙酮、阿片、嗎啡、哌替啶、罌粟殼、可待因、瑞芬太尼等。
2 藥理作用
2.1 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 嗎啡對中樞神經系統比較復雜,它既有抑制作用又有興奮作用。從它的鎮靜、安眠、鎮痛、呼吸抑制、降溫等作用看來,是以中樞抑制為主的。而惡心、嘔吐、瞳孔縮小、心動過緩,胃腸痙攣又是興奮中樞神經的。
2.2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嗎啡在治療劑量下,對心血管系統無明顯作用。個別患者可出現血壓降低。哌替啶可使心率加快。
2.3 對胃腸系統的作用 嗎啡可降低胃的活動性,增加胃竇的彈性,從而延緩胃內容物進入十二指腸,使其排空時間延長,并常常引起便秘。
2.4 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可待因以其強效中樞鎮咳作用廣泛應用于無痰干咳及劇烈頻繁的咳嗽。
2.5 其他方面 嗎啡可提高膀胱逼尿肌,支氣管平滑肌以及膽道平滑肌的張力,可影響糖類的代謝,并能產生一過性高血糖。
3 濫用者的臨床表現
3.1 濫用者對藥物的體驗 初嘗阿片類藥品時,許多人惡心、嘔吐、頭昏、全身無力、嗜睡、不能集中精力,視物不清、焦慮。這種難受感覺幾次以后逐漸消退,而快感則逐漸顯露。難受感與欣快感可以并存。程度因人而異。極端的情況是有人第一次用藥就有強烈的快感,并無難受感。也有人只有難受感而無快感。
3.2 耐受性 麻醉藥品很容易產生耐受性。需要不斷的提高劑量,才能維持原來的藥效。阿片類麻醉藥品停止使用后,耐受性的消失也快。有些依賴者用藥劑量很高,快感沒有了,戒斷癥狀很嚴重。
3.3 生理依賴性和撤藥癥狀 阿片類麻醉藥品慢性使用,導致身體機能狀態的改變。神經細胞適應了藥物的存在,產生了耐受性。身體內藥物必須維持一定濃度,才能保持身體機能狀態的穩定。藥物濃度水平的降低,導致神經細胞抑制現象,出現撤藥癥狀。撤藥癥狀又稱為戒斷癥狀,于撤藥后發生。撤藥癥狀的出現表明已經形成了生理依賴性。戒斷癥狀包括瞳孔散大,打噴嚏,寒戰;厭食、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全身骨骼和肌肉酸痛,有時肌肉抽動,軟弱,怕冷,不眠,心搏加快,血壓上升;情緒更加激惹,出現攻擊行為,或轉為抑郁。
3.4 精神依賴性 精神依賴性表現為一種渴求感。依賴者稱之為想癮,想癮發了,會不顧一切的弄藥。
3.5 依賴者的行為特征 對依賴者的生活模式起決定性影響的是強迫性用藥。經濟開支中,買藥第一重要。日常生活安排中,用藥第一重要。
3.6 孕婦和嬰兒的麻醉藥品依賴 孕婦濫用麻醉藥品可導致死胎、早產、嬰兒體重過低,新生兒死亡率達2%~5%。由于孕婦濫用麻醉藥品,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生理依賴,出生后出現撤藥癥狀。
4 治療方法
4.1 脫癮 治療的核心是脫癮,要在隔離的環境中進行。因為麻醉藥物依賴者沒有控制自己求藥行為。常用的脫癮方法如下。
4.1.1 冷火雞法 所謂冷火雞法,就是硬性撤藥,讓戒斷癥狀自然發展,自然消退。
4.1.2 美沙酮替代遞減法 美沙酮是合成的麻醉藥,具有嗎啡樣藥理作用。作用時間長,口服效果良好。這兩大特點使其成為替代遞減法的主要用藥。
4.1.3 可樂定脫癮法 是作用于中樞高血壓治療藥物,與阿片一樣,能夠抑制藍斑神經元放電,臨床實踐證明,可樂定用于阿片類藥物依賴的脫癮治療有效。但是只能用于依賴程度較輕的病人。
4.2 美沙酮維持治療 脫癮治療的復發率很高,美沙酮維持治療是在不得已情況下的一種補救措施。
美沙酮維護治療的病例選擇標準:(1)年齡在18歲以上;(2)二醋嗎啡依賴史在1年以上;(3)兩次脫癮治療失敗間隔在1個月以上。
4.3 納洛酮預防復發治療 納洛酮是純粹的阿片拮抗劑,沒有激動作用。納洛酮對腦內的阿片受體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以阻斷阿片類藥物作用于這些受體。當阿片類藥物依賴者經過脫癮治療,生理依賴性消除后,給予納洛酮治療,使之與阿片受體親和,此時如果再用阿片類藥物,因阿片受體被阻斷,便產生不了快感,阿片類藥物就失去了強化劑的作用,復吸的可能性由之減少,納洛酮服用者不再有強烈的求藥行為。5 結論
綜上所述,臨床上要根據麻醉藥品臨床應用原則和各類麻醉性鎮痛藥的特點,結合濫用麻醉性鎮痛藥的各種臨床表現以及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選擇正確的藥物。對于銳性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癥病人不應使用哌替啶,應選用嗎啡,對于輕中度疼痛伴有干咳的病人應選用可待因治療。對于濫用麻醉性鎮痛藥的患者要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以盡快解除疼痛,使他們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