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某醫院靜脈用藥的合理性調查分析

陳金月 潘玉瓊

【摘要】目的調查某醫院靜脈用藥的使用情況,分析其合理性,促進醫院合理用藥。方法 調查住院病歷300份,收集與靜脈用藥相關信息,依據藥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對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結果 106份病歷存在不合理用藥現象,占調查病歷的35.3%。溶媒選擇不當(72份)、超劑量用藥(68份)、無適應證用藥(23份)、藥物稀釋濃度過高(16份)、療程過長(12份)、給藥次數不當(5份)、重復用藥(5份)、滴注速度不當(1份)、序貫接瓶出現異常現象(1份)。結論 存在不合理現象,影響用藥的安全和療效,應及時糾正。

【關鍵詞】靜脈輸液 合理用藥 用藥分析

靜脈用藥因具有奏效快、療效好的特點,是目前臨床上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但由于藥物直接進入體內血液,易發生各種不良反應,且發生率較其它給藥方式高。如藥物選擇不當、使用錯誤、輸液操作不規范等,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還可能導致醫療事故,藥物資源的浪費和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為使靜脈用藥安全、有效,現特對某醫院住院患者靜脈用藥過程中,在藥物選擇、藥物使用、輸液操作等方面情況做一調查研究,了解靜脈用藥的情況,促進臨床合理、規范用藥。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抽取醫院有代表性的臨床科室(呼吸內科、胃腸腺體外科、腦病科、心血管內科、五官科)2010年9月~2010年10月的在架病歷300份,其中男性患者168例,女性患者132例。

1.2方法

根據靜脈用藥的要求及操作要點,設計《臨床靜脈用藥合理性調查分析表》,主要內容有:患者基本信息、中西醫診斷、實際用藥總數、適應證、用藥次數、溶媒、劑量、用法、聯合用藥、藥物稀釋濃度、藥物配伍、滴注速度、療程、序貫接瓶后的現象、用藥點評等。調查過程中,認真逐一查閱每一份病歷,將每份病歷中患者的基本信息、辨證診斷、實際用藥情況等進行調查并記錄,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用藥后的病情變化,參照藥品說明書、《400種中西藥注射液臨床配伍應用檢索表》[1] 和《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新編藥物學》[3]以及公開發表的醫藥學文獻,分析判斷用藥是否合理,查看護士配制藥物,特別注意配制藥物的濃度,深入病房查看患者輸液情況、滴注的速度、序貫接瓶后是否出現異常現象等。

2 結果

2.1抽查結果概況

300份住院病歷中有194份用藥合理,106份病歷存在靜脈用藥不合理現象,占調查病歷的35.3%。有些病歷同時存在多個不合理、不規范項目。106份病歷中共存在11個靜脈用藥不合理現象。其中,溶媒選擇不當(72份)、超劑量用藥(68份)、無適應證用藥(23份)、藥物稀釋濃度過高(16份)、療程過長(12份)、用藥次數不當(5份)、重復用藥(5份)、滴注速度不當(1份)、上下瓶序貫出現異常現象(1份)。溶媒選擇不當和超劑量用藥是病歷中最常見的不合理用藥現象。

表1 不合理用藥現象統計分析

2.2 不合理用藥具體表現

3 不合理用藥現象分析及討論

3.1溶媒選擇不當

未按說明書規定選用溶媒,病歷中也未見到使用其他溶媒的原因說明。如生脈注射液,說明書規定用5%葡萄糖250~500ml稀釋后使用,但實際用0.9%氯化鈉100ml稀釋后靜脈滴注。說明書中溶媒的選擇是根據藥物的理化性質和工藝要求決定的,若隨意改變,可能會出現混濁、沉淀、變色或降效而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 3.2超劑量用藥

多種藥物用量超過說明書規定,如鹽酸川芎嗪說明書用量為80~120mg/次,但實際用量為160mg/次;氨溴索說明書用量為15~30mg/次,但實際為60~90mg/次;環磷腺苷說明書用量為40~80mg/次,但實際為120mg/次;胸腺肽規定為80mg/次,但實際為160mg/次。藥物的使用劑量是在藥品研究過程中就已確定,該劑量是安全、有效的。超劑量使用可導致體內血液和組織內濃度過高,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造成藥物資源的浪費或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并不是劑量越大療效越好,因此須嚴格控制最大單次用量[4]。

3.3無適應證用藥

沒有按說明書中的適應證用藥。如環磷腺苷葡胺用于營養腦神經,而說明書規定該藥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炎、病竇綜合征、冠心病及心肌病,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的輔助治療,屬無適應證用藥。這樣用藥,不但治療無效,還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患者的經濟負擔。

3.4藥物濃度過高

溶媒加入量不足導致藥液濃度過高,容易刺激血管導致輸液患者疼痛,或誘發脈管炎;藥物濃度過高,可使藥液中的微粒增加,導致肉芽腫腫瘤、發熱等不良反應[5]。如參麥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靜脈滴注(說明書規定參麥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 250ml中)。

3.5療程過長

實際用藥時間超過規定的療程。如腦蛋白水解物,一療程為10~14天,但實際已連用16天。注射時間過長,容易使機體對藥物不敏感,藥物及其代謝產物蓄積。如患者病情需繼續用藥,中間應間隔一定時間,再繼續用藥。

3.6藥物配伍數過多

由于藥物種類的不斷增多,藥物聯合應用的普遍化,配置靜脈滴注藥物時1袋輸液同時加入幾種藥物的現象已成為醫療實踐中的發展傾向,目的在于借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以增強療效,但是藥源性疾病常因不合理的藥物聯用而屢見不鮮,導致藥物間的聯用問題越來越突出。如維生素類、微量元素等。加入輸液中的藥物越多,不溶性微粒數、熱原量的累加越多,配伍禁忌發生的幾率越大。若超出人體所能承受最大閾值時,輸人體內會發生輸液反應,甚至導致靜脈炎、肺水腫、血管肉芽腫、血管栓塞、過敏反應、熱原樣反應等危害。因此,嚴格控制加入輸液藥物種類的數量。

3.7劑型選擇不當

能用其他劑型的藥物,往往選擇針劑。靜脈用藥屬于創傷性治療,且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因此一些慢性病患者口服用藥可達到預期治療目的的就沒必要使用針劑,這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還增加治療費用,也給醫務人員帶來麻煩。

3.8用藥方法錯誤

未按說明書規定的用法用量用藥。如頭孢呋辛,說明書為1.5g/次,Q8h,但實際是3g/次,Qd。這種一日藥量,一次給完,血藥濃度雖高,但維持時間較短,藥物濃度長時間維持在MIC以下,無法達到抗菌要求,療效難以保障,反而容易引起細菌耐藥。

3.9重復用藥

重復使用同類或相似藥物。如血栓患者同時使用血栓通和疏血通,兩者均為活血化瘀類藥物,屬于重復使用同類藥物。這樣可能會導致出血[6]、過敏等不良反應。

3.10 滴注速度不當

一些說明書明確規定了滴速。調查中發現護士隨意調節滴速的現象。如痰熱清規定“控制滴速每分鐘不超過60滴”,但臨床上輸液速度在80滴/min左右。滴速過快可使瞬間進入靜脈的藥物過多,對人體造成較強的刺激性,易引起靜脈炎、栓塞等一系列不良反應[7]。因此,在輸注過程中,要控制好滴速,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

3.11 序貫接瓶出現異常現象

本次調查中,發現1例序貫接瓶時出現異常現象,先滴奧硝唑,然后接入頭孢地嗪時出現液體在輸液管內變淡紅,護士沒有觀察接瓶后的現象,因沒有及時發現異常現象導致醫患糾紛,還可能引起不良反應。體外試驗已證明,當這兩種溶液混在一起,會出現淡紅色。像這種藥物上下瓶接管時,護士應認真觀察幾分鐘,接管后是否會出現異常,確認輸液管內混合的藥液無異常且全部進入體內后,才能離開。并且注意排氣時,不要把留在管內的上瓶液體擠入剛接入的下一瓶液體中,以免上下序貫的兩瓶液體混合時發生化學反應。

本次調查發現不合理靜脈用藥的現象較多,這與醫生護士對靜脈用藥的知識掌握不夠全面或對規范使用靜脈藥物不夠重視有關,醫護管理職能部門應高度重視靜脈用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醫生、護士都應認真閱讀說明書,臨床藥師應積極提供用藥知識及相關信息,嚴把用藥安全關,重視靜脈用藥的全過程,確保靜脈用藥的安全、有效。

參 考 文 獻

[1]400種中西藥注射液臨床配伍應用檢索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8.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05版[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3]陳新謙.金有豫.湯光主編.新編藥物學.第1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

[4]李萍,陳智慧,姜艷,等.住院病歷常見不合理用藥分析[J].哈爾濱醫藥雜志,2010,30(1):38-39.

[5]石翠斌,吳樹鳴,王耿,等.我院靜脈輸液配伍存在問題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0.39(8):718-720.

[6]陳紅梅.淺析活血化瘀類中成藥的合理使用[J].藥品評價2010,7(16):32-33.

[7]許莉.中藥注射劑臨床不合理用藥分析[J].藥事組織,2010,4(19).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