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散瘀湯結合西藥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29例療效觀察
劉均田
【摘要】 目的 觀察中藥活血散瘀湯結合西藥治療帶狀皰疹并與對照組療效比較。方法 對照組:卡馬西平200mg,每日3次,強的松5mg,每日2次,尼美舒利0.1g,每日2次,神經妥樂平6ml肌注,每日1次。沿神經痛走行部位三棱針挑刺拔罐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服活血散瘀湯。治療10天為1個療程。結果 兩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5.6%,對照組總有效率77.4%。結論 在西藥治療帶狀皰疹的同時加服活血化瘀湯明顯提高療效。
【關鍵詞】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活血散瘀湯;療效
帶狀皰疹(HZ)是皮膚科常見病,近年來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HZ呈現多發的趨勢。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HZ最常見的并發癥,它給患者帶來溫、觸及痛覺的感覺障礙,特別是持續疼痛,更是給患者帶來無限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2004年5月-2010年3月應用西藥結合中藥活血化瘀湯治療29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
1.1.1 西醫診斷標準 帶狀皰疹皮疹消退后皮膚出現疼痛≥1個月,疼痛性質:刺痛、灼痛、刀割樣痛、蟻走樣嚴重瘙癢、夜間持續性陣發性疼痛不能入睡。
1.1.2 中醫診斷標準 帶狀皰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仍不止,面色無華,舌質暗淡,苔白,脈弦。
1.2 臨床資料 帶狀皰疹治療后1個月以上出現后遺神經痛患者58例,年齡56~84歲,平均67.4歲,病程1個月~1年,平均4個月,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治療組29例,男12例,女17例;對照組29例,男16例,女13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強的松5mg,每日2次,尼美舒利0.1g,每日2次,神經妥樂平6ml肌注,每日1次。沿帶狀皰疹疼痛走行部位三棱針挑刺拔罐治療,治療10天為1個療程,3個療程決定療效。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的基礎上,加服活血散瘀湯加減。處方:桃仁10g,紅花10g,赤芍10g,白芍10g,三棱10g,莪術10g,元胡10g,香附10g,川楝子10g,陳皮10g,郁金10g,雞血藤10g,生甘草10g。若氣仍盛者,加大黃10g;年老體弱者加黨參20g,黃芪30g;夜寐不安者加夜交藤10g,酸棗仁10g。1劑/日,水煎2次,早晚分2次服。在帶狀皰疹神經痛部位行三棱針挑刺拔罐治療1次/日,10次為1個療程,3個療程觀察療效。
2 結果
兩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5.6%,對照組總有效率77.4%,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帶狀皰疹是皮膚科常見病,此病主要表現為沿神經帶狀分布的紅斑水皰,伴有神經痛,病程2~3周,但神經痛超過3個月者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病人痛苦,嚴重影響生活和休息。中藥活血散瘀湯結合西藥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有較好的效果。
西藥神經妥樂平(牛痘疫苗接種家兔炎癥皮膚提取物注射液)具有鎮靜鎮痛作用,可修補冷知覺異常;尼美舒利消炎止痛;強的松減輕炎癥消除神經水腫及疼痛。
本病多發老年人,屬中醫之“纏腰火丹”,中醫認為由于情志內傷,肝郁氣滯,瘀久化熱或因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濕熱搏結,兼感毒邪而發病,“不通則痛”,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清除余毒?;钛鰷哂猩鲋雇矗傡o止痛,其中紅花活血祛瘀鎮痛,當歸、赤芍活血化瘀,元胡、郁金活血行氣止痛,元胡行血中之氣,其藥理成分鎮痛明顯。諸藥結合有消炎解毒之功效。三棱針挑刺拔罐疏通經絡,排毒血,改善微循環使致痛物質濃度減低,減弱神經末梢化學性及機械性的刺激,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減輕疼痛,鎮痛消炎。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較單純西藥治療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