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醫藥線點灸配合西藥治療多發性尋常疣療效觀察
馮橋
【關鍵詞】 尋常疣;壯醫;線狀灸;聚肌胞;左旋咪唑
2000年10月-2008年10月,筆者采用壯醫藥線點灸配合聚肌胞、左旋咪唑治療多發性尋常疣,并與單純西藥治療、壯醫藥線治療及多功能電離子治療作對照觀察,現將治療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40例患者均為廣西壯醫醫院門診病例,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1]診斷為多發性尋常疣。典型體征:①多發于手指、手背、足緣、顏面等處;②初起為針頭大丘疹,后增大到黃豆大,表面粗糙,角化明顯,質堅硬,呈污褐色或灰黃色;③皮疹單發或多發,一般無自覺癥狀。按就診先后順序分為4組:A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齡16~47歲,病程0.3~6年,皮疹數10~70個;B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15~46歲,病程0.3~7年,皮疹數11~70個;C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16~45歲,病程0.3~8年,皮疹數12~73個;D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齡16~46歲,病程0.3~7年,皮疹數12~71個。4組患者年齡、性別、皮疹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A組:聚肌胞2 mg,肌注,隔日1次;左旋咪唑50 mg,3次/d,連服3 d,停11 d,再服3 d,1個月內共服6 d。同時用Ⅱ號藥線(本所制劑室提供,直徑為0.7 mm,系用壯藥藥液泡制過的苧麻線)點灸母疣(第1顆疣為母疣,外觀較大而陳舊)及行間、太沖、養老、外關、丘墟,點1次火灸1壯,每穴每日灸1次,10 d為1個療程,共用3個療程。母疣用重法灸,其他穴位用中法灸。B組:聚肌胞2 mg,肌注,隔日1次;左旋咪唑50 mg,3次/d,連服3 d,停11 d,再服3 d,1個月內共服6 d。C組:用壯醫藥線點灸治療,選穴和施灸方法同A組。D組:用多功能電離子機治療。從第一批尋常疣中選擇2~3顆較大而外觀陳舊的疣體,用GX-Ⅲ型多功能電離子機(廣西應用物理研究所生產)除去,術后創面均涂紅霉素軟膏,并服用氟哌酸膠囊,0.2 g/次,每日服3次,連服5 d,預防術口感染。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1]進行療效評定。痊愈:皮疹基本消退;好轉:皮疹比治療前減少30%以上;無效:皮疹比治療前減少不足30%。
3.2 4組痊愈時間比較
A組痊愈時間優于其他3組,與其他3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31,P<0.05);B、C、D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χ2=1.96,P>0.05)。說明西藥配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多發性尋常疣能縮短治愈時間。見表1。表1 4組患者痊愈時間比較(略)
3.3 臨床療效
(見表2)表2 4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略)注:與B、C、D組比較,**P<0.01
3.4 隨訪結果
各組均隨訪痊愈患者6~12個月,平均9個月。A組隨訪治愈患者15例,復發2例,復發率為13.33%;B組隨訪5例,復發2例,復發率為40.00%;C組隨訪5例,復發2例,復發率為40.00%;D組隨訪2例,復發1例,復發率為50.00%。
4 討論 尋常疣為病毒感染所致,初發時多為單個,通過自身接種傳染而增多至數個乃至數十個,變成多發性尋常疣。因疣體生長有先后,故有“母疣”、“子疣”之稱。一些患者發病數年后可自愈,但也易復發。目前采用CO2激光、冷凍、電離子燒灼、外科手術切除等方法對亞臨床狀態和疣體多發者治療能力有限,不少患者即使采用深部破壞性治療方法,仍會有1/3復發,且易造成永久性瘢痕。由于目前還沒有能夠直接殺滅疣病毒的特效西藥,故臨床多用免疫調節藥治療[2]。聚肌胞、左旋咪唑等免疫調節藥治療總有效率為30%~60%,療程較長,約需30~90 d[3-4]。
本病屬中醫學“千日瘡”、“瘊子”范疇。其病因病機多為風熱毒邪搏于肌膚而生;或怒動肝火,肝旺血燥,筋氣不榮所致。治當散風平肝、活血軟堅。我們以此為原則選穴配穴,并根據壯醫藥線點灸“唯有癢疾抓長子”的皮膚病取穴原則,找準母疣施灸。養老穴為小腸經郄穴,灸之能散風清熱、活絡散結;疣病主要為肝經病變,故選足厥陰肝經的行間、太沖,以疏肝清熱、平肝熄風;疣病好發于手指、手背和顏面部,為少陽、陽明經循行之處,故取外關、丘墟以疏解少陽、陽明氣機、清泄三焦郁火。尋常疣的原發母疣治愈后,在其周圍繼發的子疣, 有時能自行消失或脫落,因此,找準和治愈母疣,能提高療效。 壯醫藥線點灸通過局部刺激和經絡傳導,調整氣血歸于平衡,并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促進皮疹消退。實驗研究表明,壯醫藥線點灸對家兔的特異性免疫有明顯的增強作用,并能提高實驗性大鼠的T淋巴細胞免疫力和紅細胞免疫的功能[5]。本臨床觀察表明,壯醫藥線點灸配合西藥治療多發性尋常疣,具有有效率高、療程短、復發率低的優點,且痛苦少,愈后不留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