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張東紅
【關鍵詞】 糖皮質激素 突發性耳聾 臨床觀察 護理
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非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常為中或重度,可伴有耳鳴、眩暈、惡心、嘔吐,但不反復發作。病因不明,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迷路水腫、血管病變和迷路窗膜破裂有關。由于發病突然,患者存在著較大的心理負擔,表現為焦慮和恐懼的負性心理,對治療缺乏信心,從而影響治療的效果。我科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80例,并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給予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消除影響治療效果的不良因素,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入選病人為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突發性耳聾患者15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1996年上海會議所制定的突發性耳聾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的標準[1]。并排除糖皮質激素應用禁忌證后分為二組,糖皮質激素治療組: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16~68歲,平均(36.40±14.20)歲,病程1~30d;對照組:7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年齡17~66歲,平均(38.00±13.80)歲,病程1~27d。2組病人在年齡、性別和病程等方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靜脈滴注擴血管改善微循環藥物,營養神經藥物及維生素能量合劑。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藥物的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口服強的松40~60mg/d,清晨頓服3d后逐漸減量,7~10d為一療程。
1.3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1997年制定的突發性耳聾診斷依據和療效分級標準[1],痊愈:0.25~4kHz頻率聽閾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達到該患者的病前水平;顯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dB;無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改善不足15dB。
1.4統計學方法 組間均數比較用t檢驗,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所有數據均用SPSS10.0軟件包統計。設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組突發性耳聾患者聽力恢復情況比較見表1。
由表1可見,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聽力恢復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6,P<0.05)。
治療過程中,糖皮質激素治療組出現上腹部疼痛患者6例(4%),分別于激素治療第4~6d時出現,但大便潛血均為陰性,上腹部疼痛癥狀于停藥后自行緩解;胸骨后燒灼感12例(8%),于激素治療第1~3d時出現,給口服奧美拉唑片,10mg,一天2次,用至激素治療結束,并每日監測大便潛血;興奮,夜間入睡困難15例(10%),每晚酌情給舒樂安定片1~2mg。
3討論
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非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表現為突發性耳聾、耳鳴、聽力下降,也可有眩暈、惡心、嘔吐。由于發病突然,患者對于突發的聽力喪失缺乏思想準備,語言交流受到障礙,給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常常存在著一定的焦慮情緒,對治療缺乏信心,治療過程中又對激素的用藥存在恐懼心理等。因此,密切地關注藥物的副作用,做好心理護理,提高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的依從性,消除影響療效的不良因素,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等,這些在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的過程中至關重要。
3.1 密切觀察用藥結果及藥物的副作用 在用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胃腸道刺激(惡心、嘔吐)、消化性潰瘍,精神癥狀:激動不安、譫妄等。每天要詢問并觀察患者有無上腹部疼痛情況,對出現上腹部疼痛的患者要留取大便標本送檢。要經常巡視病人,嚴格控制輸液速度,杜絕輸入時快時慢或先慢后快的不規則給藥,以發揮最佳療效。
3.2心理護理突發性耳聾的發生是影響病人生活質量的嚴重問題,給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患者難以接受現狀,心理壓力大。由于突發性耳聾這一突發的應激,病人可以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陳賽等[2]調查顯示:突發性耳聾患者發病1周內發生焦慮癥狀的可達88%,患者的焦慮情緒以及情緒的突然變化,引起神經體液調節的改變,血液淤滯,增加機體對生物學刺激的生理反應,致使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失調,導致內耳供血不足,引起內耳組織的水腫、缺氧及代謝紊亂,導致或加重內耳感受器受損害[3]。有研究發現精神越緊張,焦慮程度加重,聽力改善程度越差[4]。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心理治療,通過護理方面的心理疏導,改善不良情緒,消除心理障礙可以提高突發性耳聾患者的療效。
3.3 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由于患者突發的聽力下降,帶來一定的心理障礙,部分患者又存在對激素的恐懼心理,故對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的依從性不高。護士在護理上要與患者交流溝通,向患者耐心講解所使用藥物的作用機理,可能出現的藥物副作用等。研究認為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機制是:糖皮質激素主要通過內耳的糖皮質激素受體(GRs)起作用,糖皮質激素對內耳有抗炎、消除水腫、改善內耳微循環、增加內耳血液量、改善電解質紊亂、免疫機制等作用。糖皮質激素常見的藥物副作用有:胃應激性潰瘍、心情改變、失眠等,長期應用可出現向心性肥胖以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抑制等。通過對患者詳細宣教糖皮質激素的藥理作用及副作用后,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皮質激素在治療突發性耳聾中的重要作用,并使患者認識到:糖皮質激素在突發性耳聾藥物治療中的必需的,在無糖皮質激素應用禁忌證的情況下,短時間應用糖皮質激素對人體并無大礙,從而使患者放下“恐懼激素”的心理包袱,主動配合醫生的各項治療。
3.4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 有效的健康教育不僅可避免或減少病人在治療過程焦慮等各種不良情緒的產生,還能使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療。入院時進行病房環境、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等的介紹,講解病房的規章制度,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態,有針對地向患者講解診療護理計劃,并詳細宣教情緒、飲食、休息與本病的關系。各項檢查前護士應說明各項檢查的目的、對診斷治療的幫助及檢查的方法程序,使患者明確各種常規、專科以及特殊檢查的必要性。出院時要告知患者遵醫囑按時服藥,鞏固治療效果,定期回院復查;要注意保持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噪聲刺激;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等。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突發性聾診斷依據和療效分級[J].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1997, 32(2):72. 2 陳賽, 江美霞, 張映芬. 突發性耳聾病人焦慮狀況分析及護理對策[J]. 現代臨床護理, 2006, 5(6)27-28. 3 黃選兆, 汪吉寶. 實用耳鼻咽喉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8. 1011. 4 于圣立. 突發性耳聾相關因素研究[J]. 醫學臨床雜志, 2005, 2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