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護士工作站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沈菊萍
【關鍵詞】 無線護士工作站
醫院信息系統的管理是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使醫療過程中病人信息的采集和錄入過程符合人的思維過程,減輕工作量,避免對醫療過程的干擾,是信息錄入所追求的目標 [1] 。現有的醫院信息化系統不能跟蹤醫囑的全生命周期 [2] ,尤其是護理記錄的信息不全,無法實現護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而手持信息錄入設備(enterprise digital assistant,EDA)在醫院信息系統中的應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給工作人員帶來快捷與方便,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為越來越多的臨床人員和管理者所接受。我院于2005年12月和美國Symbol公司合作,開發了“無線護士工作站”,通過試運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系統簡介
在現有的醫院電腦網絡基礎上,架設每個病區的無線網絡接入點,使網絡信號能覆蓋到病區的任何地方,實現EDA上的信息與電腦網絡信息的同步。護士攜帶EDA在病人床邊進行各項護理工作如生命體征測量、血糖測定等操作后及時記錄,該結果將自動保存到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數據庫中;還可查看病人的各種醫囑信息,按臨床路徑拆分醫囑項目,使之形成一對一的對應關系后執行,同時實地記錄在后臺數據庫中。各護士長根據數據庫中記錄的數據,了解各護士的工作情況,逐步使各系統的流程更加完善。該工作站的優點是記錄內容不需要轉抄,多次錄入簡單方便,實用性強,方便了護士的移動辦公,保證了信息輸入的及時性。
無線護士工作站不是現有HIS護士工作站的替代品,而是現有護士工作站在病人床邊的擴展和延伸,解決了現有工作站軟件無法解決的問題,實現了電子信息的充分共享。
2主要功能
2.1延伸HIS功能將現有的HIS功能延伸到了病人的床頭,簡化了信息的采集與錄入手段。EDA的功能主要包括護士工作站、醫生工作站、檢驗系統、藥房/藥庫管理系統等。護士工作站顯示的是住院病人的情況。護士用EDA在病人床頭采集并記錄病人各種護理信息。只需輕輕點擊窗口,即可顯示用不同顏色表示的護理級別。如紅、黃、藍色分別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護理的病人,紫色表示欠費病人,黑色表示新病人。選中用戶后,可用右鍵彈出菜單,也可使用底部的菜單,獲取患者的醫療信息。可自動生成生命體征觀察單和特護記錄單。對一級護理和危重患者,可直接將現場觀察到的信息數據輸入,機器自動存儲并生成各種表格,點擊“按時間”菜單即可按照生命體征錄入的時間先后進行排序,提高了護理記錄的準確性。醫生下達醫囑后,會在第一時間自動轉移到EDA上,出現有新信息的提示,護士可在病人床頭進行醫囑的讀取、查詢、查對與執行。醫生工作站分門診和住院醫生工作站,通過選擇主診醫生,可以篩選出該醫生管理的所有病人。門診醫生工作站主要管理門診病人,開具門診處方/檢查,查詢既往就診史、診斷與用藥記錄等;住院醫生工作站用于查詢本組病人的分布情況、醫囑的輸入與查詢、停止會診申請及回復以及各類檢查結果查詢等。
2.2 跟蹤醫囑的全生命周期目前的HIS只跟蹤到醫囑轉抄,即把醫囑分解為可操作的執行項目并在該步驟即執行醫囑的收費,不再跟蹤醫囑的實際執行過程。HIS認定執行完醫囑的轉抄后,醫囑就被執行了,即計劃執行時間就等于實際執行時間。而無線護士工作站真正解決了這一問題,將現有護士工作站延伸至病人床頭,執行者輸入口令、密碼,即確認了該條醫囑的實際執行人和真正的執行時間。
2.3 將醫囑按臨床路徑進行分時處理無線護士工作站的設置使醫囑的分時處理成為可能。如對于一個每日2次的醫囑,可拆分成上午班9:00執行和下午班17:00執行2條醫囑。如在當前班次尚未執行的醫囑可選擇性地交到下一班,交班后的醫囑在當前班次將不再顯示,即EDA上只顯示當前班次需要執行的醫囑,提醒護士需要執行醫囑的時間,從而使護理工作的安排更為清晰、明了。護士可利用EDA上的遠紅外線掃描病人的手腕標記帶和輸液袋上的條形碼,然后簡單點擊EDA上的觸屏,就可將醫囑執行時間和執行人等信息直接保存到數據庫中。
2.4查詢與統計病人信息 通過無線護士工作站可查看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病人的病歷號、床號、姓名、性別、年齡、入科時間、臨床科室、診斷情況、主治醫生、是否為病危狀態、飲食情況、護理級別、體重、身高、手術時間、過敏史等基本信息;還可查詢當前班次所有已執行和未執行的醫囑。根據無線護士站采集的數據,可自動生成病人的入院評估單、每日護理記錄單、生命體征觀察單和特別護理記錄單、護理計劃單和健康教育評估單等;如需要,還可查閱已出院和在院病人的病情記錄單。
2.5確認病人的身份住院病人辦完手續后,有一打印的病人身份標識帶佩帶于病人的手腕部,根據病人手腕帶上的條形碼,可以利用無線護士工作站進行病人身份的確認。同時病人給藥單的條形碼與病人手腕帶上的身份標識條形碼的信息均通過醫院計算機網絡相關聯。
2.6用藥管理 運用無線護士工作站可對易致敏的藥物實行強制性的電腦皮試管理,以提高用藥的規范性。還可通過醫生工作站對藥物進行相應的控制與管理,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用藥的安全性。
2.7設立字典庫 無線護士工作站中設立了護理計劃中常用的護理診斷等字典庫,包括目前北美護理診斷協會(North American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NANDA)正式通過的148個護理診斷和相關的護理措施等用詞,而且將各種疾病與其主要的護理診斷與措施呈對應關系排列,避免了護理記錄中的繁冗重復。
3體會
無線護士工作站的應用,以數據資料為依據,使 護理管理更加嚴謹和規范。它加強了定量管理,實現了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的突破。提高了整體護理管理水平。
3.1規范了護理行為,增強了護理人員的法制觀念由于每條醫囑與醫囑的實際執行人形成了一對一的對應關系,使醫囑的執行時間、用藥的途徑、病情觀察的時間與結果等信息的采集與錄入更為準確、及時,不但有效地規范了護士行為,還為護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數據資料,避免了在醫囑執行過程中責任區分不清,執行時間隨意的無序工作狀態。
3.2實時錄入生命體征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無紙化、無線化辦公。床頭信息系統可即時錄入,避免了反復轉抄帶來的差錯。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有效性。
3.3方便實用,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安全性該產品小巧精致,攜帶方便,操作性和實用性強。醫護人員不管在病歷討論,還是在床邊查房,只要點擊EDA系統,進入該病人系統,就可以知道檢查的結果等一切與病人相關的信息。而條形碼掃描可用于檢查流程和確認病人信息,如對相應標本的條形碼進行掃描,即可確認該病人的檢驗標本,簡化了工作流程,避免了反復查對中的誤操作和交叉感染,大大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雖然無線護士工作站的使用具有較多的優點,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目前EDA開發的系統中進行床邊標本確認的流程尚未能實施;EDA雖然攜帶方便,但存儲量不夠大,因此使圖像的傳輸受到一定限制,且EDA的屏幕過小,有時導致大量信息的讀取不夠方便。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