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護理學專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熊英環

【摘要】 了解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學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參考資料.[方法]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護理學專業1049名在校生進行問卷式調查.[結果]不同年級學生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及精神病性等9個因素得分及總分間均有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學歷層次學生僅在人際關系的得分間有顯著性差異.護理學專業學生輕度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為48.2%,1、2、3、4年級學生分別為40.0%,55.6%,44.9%,50.5%,各年級組相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學歷層次學生輕度的心理問題檢出率間差異不明顯,中等水平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為8.9%,各年級及不同學歷層次學生間均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學專業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為強迫癥狀,其次為人際敏感、抑郁及敵對等.[結論]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尤其是2年級學生應引起關注.

【關鍵詞】 心理測定學 學生 護理 數據收集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ramedica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material for mental educational in school.METHODS1049 of paramedical students in Yanbi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Nursing were done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Symptom Check List90.RESULTS1)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9 factors which are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photic anxiety, paranoid ideation, psychoticism and general index in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only except the factor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2)Incidence rate of light psychoproblems of the paramedical students was 48.2%, the respective result of four grades was 40.0%, 55.6%, 44.9%, 5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3)The main problem of paramedical students was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then wa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d hostility, etc.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of paramedical students does not allow neglecting, especially paying attention for secondgrade students.

Key words:psychometrics;students, nursing;data collection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學習和事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已逐漸受到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個人而言至關重要,在個人面臨來自社會環境的挑戰時,能否充分利用心理調節機制,做出適應性的行為和活動很重要.為了了解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心理狀況,加強心理健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對某校護理學專業學生進行了癥狀自評量表(SCL90)問卷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以某校護理學專業全體在校學生1049人作為調查對象,發放統一調查表,并在統一的指導下進行填寫,收回有效問卷1033份,有效回收率為98.5%.全部有效問卷中1~4年級學生分別為180、243、303、309名.按不同學歷層次分組,高職專業組為645名,專科組為215名,本科組為173名.

1.2 調查內容和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1]對全部調查對象進行調查,該表包含90個項目,按其特點分為10個因素.采用5級評分方法(無癥狀為1分,輕度為2分,中度為3分,癥狀相當明顯為4分,癥狀嚴重為5分)對90個項目逐一進行評分,然后分別計算總分、總均分和各個因素分.各因素均分大于或等于2分示存在輕度的心理問題,大于或等于3分表示存在中度的心理問題.將所有收集的資料輸入微機,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偏差(±SD)表示,行ANOVA分析,心理問題檢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進行.

2 結果

2.1 不同年級學生SCL90得分比較 由表1可見,1、2、3、4年級學生間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及精神病性等9個因素得分及總分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P<0.01),其中2年級與其他年級相比較,除了人際關系因素外,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及偏執等因素的得分均較高,且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P<0.01);1年級學生的各項因素得分均最低;3年級學生與4年級相比較,各項因素得分有升高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不同年級及不同學歷層次學生SCL90得分比較(±SD)

2.2 不同學歷層次學生SCL90得分比較 由表1可見,高職、專科及本科學生間僅在人際敏感項上的得分間有顯著性差異(F=4.907, P<0.01),高職專業學生的人際敏感及精神病性因素得分低于專科及本科學生.本科學生的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及偏執因素得分均高于高職及專科學生.

2.3 不同年級及學歷層次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 由表2可見,所有對象中499名(48.2%)至少有1個因素的得分高于2分,即有輕度的心理問題,而4個年級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間有顯著性差異(χ2=12.093, P<0.01),其中1年級為40.0%,2年級為55.6%,3年級為44.9%,4年級為50.5%.不同專業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間差異不明顯,高職專業為46.4%,專科為51.9%,本科為50.3%.各個因素的心理問題檢出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差異(P<0.05),主要的心理問題以強迫癥狀最多見.8.9%學生至少有1個因素的得分高于3分,即有中等水平的心理問題,各年級及不同學歷層次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2 不同年級學生輕度心理問題(得分≥2分)檢出率比較

3 討論

本調查結果表明,護理學專業學生輕度心理問題檢出率為48.2%,中度以上心理問題檢出率為8.9%,明顯低于相關報道[2~4].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近年來學生重視自身心理素質和學校重視心理衛生教育有關.但護理學專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還是比較普遍,約50%的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本調查結果表明,相對于其他年級,2年級學生的負向癥狀體驗最為突出,可能是1年級新生剛剛從高考之后的壓力中解脫出來,初步適應高校生活,心理與社會經驗不足,壓力不大,過渡到2年級后需要獨自面對的壓力增加,加之生活環境變得復雜,心理問題明顯多見.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逐漸提高,心理問題的自我解決能力在不斷地提高,可見3年級學生與2年級比較,除人際敏感因子外,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恐怖及偏執等因素得分均有所降低,且均具有顯著性差異,而3年級學生與4年級相比較則無顯著性差異,這與文獻[2]報道相符.護理學專業不同學歷層次的學生各因素得分及心理問題情況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學歷層次并未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明顯的影響,與代杏暖等[5]研究結果基本相符.本調查結果亦表明,護理學專業學生主要的心理問題為強迫癥狀,其次為人際敏感、抑郁及敵對等,原因可能與社會競爭壓力較大,年紀較小,加之由于考試失利,所選擇的專業也非熱門,心理壓力不易被釋放,人際關系處理不成熟,就業壓力也較大,因此在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及敵對等因素上表現得比較嚴重[6].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社會環境、人際關系、就業、學習動機、自身健康等,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其心理素質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評估和研究[6,7].總之,要想使得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實效,首先應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布特點,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和形式,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