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護理
張娟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以致相應心肌發生持久而嚴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壞死.常并發心衰,休克與心律失常,是心肌猝死的主要原因。目的 探討和總結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和護理。方法 回顧分析26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和護理體會。結論 通過觀察護理可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做出早期診斷,積極搶救,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塞急救 護理
對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積極搶救和治療的同時,臨床護理十分重要.如果不認真周到的從生理,心里,文化,社會等方面進行整體護理,那么患者就不會及早康復,甚至會因護理工作的疏忽,患者因飲食,休息不當或情緒不穩定,不配合治療等諸多因素而導致并發癥的發生,使病情迅速惡化或并發心跳驟停而死亡。
根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現在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癥狀,按輕重緩急而提出相應的護理診斷并采取和擬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和計劃,在護理活動中逐漸向認真落實,并根據疾病的轉歸情況及時修訂和補充所擬定的計劃和措施。
1 臨床資料
本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齡48—60歲,全部病例根據病史典型臨床表現,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及血清酶檢查等作出診斷,臨床治愈18例,好轉7例,未愈1例,療程最短3天,最長68天。
2 急救處理
2.1一般治療 保持環境安靜,絕對臥床休息,同時給予持續高流量吸氧。
2.2心電監護 監測心律,血壓和呼吸,心律失常必須及時消除,以免演變為嚴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對于室性心律失常應用利多卡因靜注,緩慢心律失常應用阿托品。
2.3解除疼痛 疼痛輕者可口服可待因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舌下含服,并觀察療效,疼痛嚴重時遵醫囑給予杜冷丁肌注,必要時1—2小時重復注射,以后4—6小時可重復注射。
2.4監測血壓 遵醫囑靜滴硝酸甘油和極化液,調節滴數15—20滴/分。有些患者靜滴硝酸甘油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頭痛等副作用。做好解釋工作并調慢滴數,必要時向醫生匯報,并加強床旁巡視,監測血壓的變化。
2.5治療心力衰竭 以應用鎮靜和利尿藥為主,也可選用徐血管擴張劑,減輕左心室的前后負荷。
2.6糾正休克 急性心肌梗塞常伴有心源性休克且伴有周圍血管舒縮障礙或血容量不足等原因.固應分別給予處理。
3 護理
3.1醫療護理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觀察患者神志,心律,心率,血壓,呼吸的變化。及時記錄病人胸部不適的位置,時間,放射部位及誘發因素。 觀察心源性休克和左心衰的表現,及時報告醫生,給予積極搶救。
3.1.1應保持空氣新鮮,濕度適宜,光線充足,清潔整齊,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噪音喧嘩以免促進病情加重。
3.1.2絕對臥床休息 休息對本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它將直接影響到病人生命。因此要嚴格安排病人休息,發病后10天至2周內應絕對臥床休息,患者一切日常生活均由護士協助,無并發癥患者第二周可以在床上活動,第三周可離床活動,并逐漸開始室內行走,自理大小便,第四周后可準備出院。
3.1.3控制輸液速度 嚴格控制給藥時間與速度,溶栓藥物要現用現配,要防止液體過快加重心臟負荷,硝酸甘油類滴速過快可導致血壓下降甚至休克,多巴胺,間羥胺滴速過快會導致血壓上升,病情加重。
3.1.4吸氧 心肌梗塞是動脈血氧張力下降,吸氧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縮小梗塞面積固應持續給養,氧流量4—6L/分為宜.疼痛減輕或消失后將氧流量減少到3—4L/分持續吸氧不得少于72小時。
3.2溶栓護理 溶栓可發生自灌注性心律失常,一溶栓治療4小時后發生率最高。因此,溶栓治療時應持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各種心律失常及生命體征變化,備好各種搶救藥品。溶栓治療最常見的并發癥為出血,應注意觀察皮膚黏膜有無出血傾向及嘔血,便血征象。
3.3心里護理 心肌梗塞起病突然,心前區劇烈的壓榨樣疼痛,有窒息感難以忍受,病人隨之會產生恐懼心里,表現為精神過度緊張,對自己的病能否治好缺乏信心。此時醫護人員的一舉一動嚴重的影響著每一位心梗患者。在這種情況下,除對癥治療外應安慰病人積極開導,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切不可因其他人的緊張恐懼而對病人產生不良影響。
3.4飲食護理 應少吃咸食及辛辣食物,禁煙戒酒,給予低脂肪,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飲食。并應少量多餐避免飽餐加重心臟負荷。急性期宜流質飲食為主,可給予少量菜水,肉湯,米湯,果汁等。隨著病情好轉可逐步改為半流質飲食,還應注意少食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如豆類,蔥,蒜及過甜的食物。
3.5緩瀉通便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由于長時間臥床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減退,排便時腹壓不足,加上疼痛和恐懼,擾亂了病人正常情況下的排便規律。另外,病人飲水進食粗纖維少也易造成便秘。一旦發現便秘,病人排便時過度用力屏氣可增加腹壓,引起靜脈因心血量增加右心房壓力增高。同時增加左室后負荷,可致冠脈血流量下降,心功能減退,心律失常甚至心臟破裂,協助患者做好排便的護理。在排便的過程中要做好心電監護,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處理。急性心梗的前兩周應在床上使用便盆,護士可在患者腹部依結腸走向方向做環形按摩,協助排便。
4 健康指導
對于心肌梗塞恢復期應加強宣傳有關疾病的知識,使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充分認識,指導他們掌握健康的知識,合理安排飲食,戒煙禁酒,出院后進行康復訓練,適當活動可以提高病人的心里健康和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時間。如步行,慢跑,太極等,每周運動3—4天,每次不超過30分鐘,指導病人定時測脈搏,定期門診隨診,指導病人按醫囑用藥,先知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外出時需備好急救藥品,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教會家屬心肺復蘇的基本技術以備急用。
參 考 文 獻
[1]尤黎明.內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4版154-163.
[2]呂卓人.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