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探討
曾曉斌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方法 對5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等護理方法,并于入院時第1~3天和出院后1~2個月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患者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相關知識有了詳細的了解和認識,生活質量大為提高。結論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是終身性的,血壓、血糖的控制可以防止各重要臟器的損害,護理人員應通過理想的護理模式加強對患者的宣教,提高認識,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高血壓;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high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elderly care mod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Methods 58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in elderly were carefully nursed and treated. A survey was made after the first admission from 1 to 3 days and was discharged after one or two months for patients to conduct a survey.Results 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detailed knowledge of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the quality of life greatly improved.Conclusion The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are of life, blood glucose control can prevent the major organ damage. The nursing staff should be the ideal model of care for patient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wareness-rais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elderly diabetes; high blood pressure; nursing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終身性疾病,其并發癥多,致殘、致死率高,其中合并高血壓是老年糖尿病中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約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我院對5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通過系統的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07年4月—200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者58例,均符合1985年WHO確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和1978年WHO建議的高血壓判斷標準。男35例,女23例;年齡60~83歲,平均67歲;平均糖尿病史10年,入院時平均空腹血糖11.5mmol/L,餐后血糖17.4mmol/L;平均高血壓史8年,入院時平均血壓180/100mmHg。
2 方法
2.1 護理方法
2.1.1 心理護理 由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病程長,并發癥多,治療復雜,患者的心理負擔很重,常常表現為焦慮﹑精神高度緊張恐懼,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時,就有一種不祥的恐懼感。針對這些特點,制定了一種因人而異,切合實際的護理方式,建立良好的醫護患關系:(1)入院時熱情接待,態度和藹,詳細介紹病區環境、同室患者及主管醫生和主管護士,使患者感到自己處于被尊重和重視的地位;(2)平時與患者多交流,多溝通,多問候和關心體貼,耐心地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使患者安心治病,與醫護密切配合治療;(3)告訴患者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告訴他們糖尿病、高血壓并不可怕,只要生活上有規律,用藥遵醫囑執行,并及時監測血糖﹑血壓的變化,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得很快樂,使患者在心理上認同治療,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2.1.2 用藥護理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病理、生理很特殊,用藥有其特殊的方面,如服藥依從性差,記憶力下降,認識分辨力差,很容易漏服或錯服藥,加上藥物品種多,更需要醫護人員的耐心指導。告訴患者要堅持長期規律用藥,不能隨便自行停藥,減藥或更換藥物,嚴格遵醫囑用藥,以防引起血糖和血壓波動而加速動脈硬化。仔細告訴患者服藥方法,注意事項,如服用鈣拮抗劑時叮囑患者起床或變換體位時動作要緩慢;對服用β-受體阻滯劑應注意觀察血壓、心律等;對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患者,要詢問有無口舌、咽喉不適以及咳嗽、皮疹等;對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囑其飯后服用,以減少胃黏膜刺激,用藥期間觀察有無出血跡象;對服用噻嗪類利尿劑患者,應用時需密切注意代謝的變化,因此類藥物的長期使用可以造成多種代謝障礙,如低血鉀、高血糖、血脂代謝紊亂等[1];磺脲類藥物應在餐前30min服用;雙胍類藥物應在餐后服用,α-糖苷酶抑制劑應在進餐第一口服用等;慎用一切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藥物如鹽皮質類固醇、同化劑、擬交感藥物、四環素類、抗抑郁藥物、麥角生物堿等;對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首先要做好其思想工作,告訴患者胰島素并非毒品,不會成癮。用胰島素治療的目的是讓身體的胰島細胞休息一段時間,有利于恢復胰島功能,以后根據病情會逐漸撤掉胰島素的。
2.1.3 飲食指導和體育鍛煉 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提倡合理膳食,優化飲食結構非常重要。(1)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及每天的活動強度,計算出每天所需食物的總熱量,依據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飲食習慣,制定出切合實際的飲食計劃。(2)提倡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植物類,少吃煎炸和腌制品,限制鈉的攝入,同時戒煙戒酒,補充含鉀和鈣的食品[2]。(3)鼓勵患者多飲水,以達到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糖的作用。(4)多吃蔬菜,尤其是含粗纖維的如:芹菜、白菜、蒜苗等,以增加飽服感,同時又起到降糖、降脂、潤腸的作用。(5)告訴患者少食水果,血糖高時少吃或不吃含糖高的水果,如香蕉、柿子、紅棗等。同時,要告訴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減輕體重、增強體質。
2.1.4 血糖、血壓的自我監測 糖尿病患者血管壁脆弱,血液粘稠度高,高血壓可使血管進一步收縮變窄,很容易發生阻塞或出血,促使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血糖、血壓,掌握其監測要領。入院時,對患者進行24h動態血壓記錄及查4次早中晚餐前、餐后和睡前隨機血糖,了解血壓、血糖高峰情況,以指導用藥。主管護士向患者或家屬詳細講解血糖、血壓測定的方法和要領,學會自測血糖、血壓,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堅持治療。
2.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問卷是在參閱相關文獻[3]的基礎上,根據我院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狀況和調查的目的,由內科主任、健康教研室成員和護理部主任指導自行設計而成。開展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了統一培訓,問卷的內容包括:(1)患者的一般情況,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程等。(2)糖尿病的合并高血壓相關知識水平測試,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識、用藥注意事項、藥物不良反應、活動方式、生活習俗、血糖、血壓的自我監測情況等。調查分兩次進行,首先調查在患者入院后兩天進行,由調查者與被調查者進行面對面交談。問卷一般由患者自己填寫,對文化水平低者或自理能力差等不能填寫的患者,由護士協助填寫每一項內容。發出58份,回收有效問卷5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100%。第二次調查在患者出院1個月后,通過電話隨訪或家庭走訪的方式進行,發出問卷58份,回收有效問卷58份,問卷回收率100%。
2.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相關知識水平,滿分10分,評分標準為每項完全回答正確者得1分,部分正確者得0.5分,不正確者為0分,得分>6.0分為優良,<5.0分為不合格。
2.4 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8.0軟件進行處理,記數資料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疾病相關知識水平)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3 結果
通過系統護理,58例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水平的認識有了全面系統的了解,能正確進行自我保健,有利于長期控制血糖、血壓,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見表1。表1 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水平的比較
4 討論
系統的護理方法能提高患者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認識程度,如危險因素、并發癥、預后及規則藥物治療、飲食療法、運動療法等,使患者保持心態平衡,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為調動患者遵醫積極性,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打下基礎。
系統的護理方法使患者能充分認識到長期規律用藥的目的、意義和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
系統的護理能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治療、轉歸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