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關于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意外損傷的傷口合并感染的護理體會

喻露楊

【摘要】目的 探討精神病人意外損傷傷口的護理。方法 觀察數例處于精神疾病急性期病人的精神癥狀對傷口愈合的影響,并觀察護理后病人傷口愈合情況及病人的情緒反應。結果 病人的精神癥狀可影響傷口的愈合,增加感染的幾率,針對性的護理后,能使病人的傷口未進一步惡化,縮短愈合時間。結論 患者傷口的護理固然重要,但心理護理也十分重要,制訂最佳的護理方案不僅能減輕病人的痛苦,而且可以增加患者康復的信心。

【關鍵詞】精神疾病 傷口感染 護理

精神科病人因其疾病的特殊性,受外界因素的損傷較正常人高出許多,而某些處于疾病急性期的病人如出現意外受傷,則暴露在外的傷口更易感染,從而增加了護理的難度[1]。我科在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間收治的病人中,有2例患者的傷口感染并有膿性分泌物,且均處于精神疾病急性期,我們制訂了最佳的護理方案,使患者的傷口未進一步惡化,從而達到了護理的目的。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例一患者,男,20歲,于2009年1月入院。入院時,患者表現行為紊亂,自言亂語,接觸交談差,查體見其骶尾部有一約4×3cm大小Ⅲ度褥瘡。住院前期,患者處于精神疾病急性期,精神癥狀嚴重,故患者治療不合作,導致傷口有膿性分泌物、周圍部分組織壞死,并伴有發熱、血象增高、傷口愈合較緩慢的臨床表現。

例二患者,男,62歲,于2009年11月入院。入院時,患者表現行為紊亂,亂語,脾氣急噪,易怒,接觸交談不合作,無法進行有效交談,對某個人有敵意感。住院前期,患者精神癥狀嚴重,因其精神癥狀所致,患者將右手背燙傷,并發生感染、化膿,部分組織壞死,且導致右手臂形成蜂窩組織炎。

1.2 臨床表現 上述2例病人在住院期間均處于精神疾病急性期,且精神癥狀較嚴重,治療不合作,因傷口感染,患者均存在發熱、血象增高、傷口愈合緩慢的臨床表現,后經抗炎治療及換藥護理,傷口感染情況改善,新肉芽組織生長正常。

2 主要護理措施

2.1 嚴密觀察病情 因精神病人住院前期精神癥狀較嚴重,且病情控制時間長,故護理時應嚴密觀察病情并準確記錄,防止病人出現紊亂行為導致傷口感染加重,每次換藥時對傷口進行評估以制訂和修改計劃,提高護理質量。

2.2 體位護理 上述2例患者的傷口位置均不相同,護理時應注意其傷口位置,隨時更換體位,盡量避免壓迫傷口,以利血液循環,減輕病人的疼痛感。如例一患者正處于精神癥狀明顯的疾病急性期,護理時需保護約束,而約束的體位又易壓迫傷口,并因其精神癥狀所致,給予墊氣圈患者不配合。較好的處理方式,可將患者向某一側保護約束,背部墊予小被或枕頭,使其臀部與床懸空,且此體位患者感覺較舒適,避免了傷口直接受壓,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感,應每隔兩小時協助患者翻身或換另一側體位。例二患者因手背傷口感染致手臂形成蜂窩組織炎,護理時應注意避免約束患肢,可用枕頭墊于患肢處,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循環。 2.3 傷口護理 上述患者的傷口因有感染,又可見肉芽創面,須每日進行兩次護理換藥,并給予紅外線理療,每次時間30分,盡量使創面保持干燥,以利肉芽組織生長。但過勤的換藥也會成為不良刺激,抑制傷口的愈合,應根據傷口滲出、生長情況而定。傷口愈合時,新生的神經纖維長入疤痕,很容易受到刺激,產生癢的感覺,這時護士應指導患者避免搔抓傷口周圍皮膚,從而避免傷口感染加重。

2.4 心理護理 精神病人病情特殊,更需要護士的關心。適當的心理安慰、心理疏導有助于病人的病情恢復,讓病人感到溫暖、關心和幫助。

2.5 康復指導 處于康復期的病人,精神癥狀消失且傷口逐漸愈合,此時可鼓勵患者加強生活技能的訓練,幫助病人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做一些簡單的健身活動,如做操,有氧運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利傷口愈合。同時,可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壓瘡的危害,其發生的誘發因素,指導預防措施,讓患者及家屬理解壓瘡雖然危害性大,但大多數壓瘡是可以通過合適的護理措施預防的,這需要院方和患方相互配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 結果

上述2例病人在以上護理措施實施后,且隨著精神癥狀的好轉,傷口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加速了傷口的愈合。

4 討論

急性期精神疾病病人保護意識薄弱,易發生意外,而意外產生的傷口則因病情未得到控制容易形成感染[2]。傷口感染不但加重患者的精神創傷,而且還增加了護理的難度,延長住院時間。為了避免其傷口發生感染,預防是最有效的措施。精神病人傷口的護理,不僅是針對傷口感染的護理,而患者的體位護理及心理護理也十分重要。有效的體位護理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心理護理則可以使患者增強早日康復的信心。

參 考 文 獻

[1]賴文琴等.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及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6(11).

[2]何華英,杜峻,王素芳等.壓瘡危險因素預測及預防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9):803.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