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施6S管理模式提高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質量
倪瑩 白夢清
【摘要】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護理管理模式正經歷著變革。6S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它的核心和精髓是素養。如果沒有員工隊伍素質的相應提高,6S管理就難以開展和堅持下去,而人員素質的提升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孝感市中心醫院血液透析室實行以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安全為主要內容的6S管理,全科醫護人員積極廣泛參與,有計劃、有步驟、全方位在各領域逐漸落實6S管理,有效提高了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質量。
【關鍵詞】6S管理;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護理管理模式正經歷著變革。6S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它的核心和精髓是素養。如果沒有員工隊伍素質的相應提高,6S管理就難以開展和堅持下去,而人員素質的提升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本質[1]。孝感市中心醫院血液透析室實行以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安全為主要內容的6S管理,全科醫護人員積極廣泛參與,有計劃、有步驟、全方位在各領域逐漸落實6S管理,有效提高了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質量。
16S的主要含義[2]
6S管理源于日本的5s管理。由于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的日語羅馬拼音均以“S”開頭,故最早簡稱“5S”。我國企業在引進這一管理模式時,另上了英文的“安全(Safety)”,因而稱“6S”現場管理法。
1.1整理:及時清理工作場所中的的廢棄物;將血液透析室物件、物品整理歸位,放置到標志指示部位;藥品柜內藥物擺放有序;物品、設施固定位置擺放,并有明顯標記,隨時備用。
1.2整頓:整頓就是物品放置的標準化。整頓的關鍵就是要做到定位、定量。
1.3清掃:清掃就是徹底地將工作環境四周打掃干凈,設備有異常時及時維修。當發現異常,必須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1.4清潔:是指對整理、整頓、清掃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認真維護,使現場保持完善和最佳的狀態。
1.5素養:醫護人員具有良好的禮貌、儀表、組織紀律和作風,工作責任心強,團隊協作好,效率高,出色完成任務。
1.6安全:安全標記規范,科室安全設施齊全,保持良好的可用狀態,工作場所安全無隱患,醫護人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則。保護各種儀器設備完好,并要求說明使用。
26S管理的準備階段
2.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血液透析室高度重視6S管理工作,加強6S管理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明確6S管理的目的和意義,大家一致認識到:6S管理是促進醫院規范化管理、科學化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2.2認真制訂并貫徹執行醫院6S管理工作計劃和達標措施:嚴格按照6S管理評價體系開展檢查和督查,獎懲分明,促進6S管理工作穩步提高。
2.3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完善工作制度、技術操作規程、護理禮儀規范,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督查,加強質量控制。促進護患溝通和交流;確保病人安全和質量提高。
2.4重視員工素養培訓,提升全員素質:提升員工素養是6S管理的核心。每年有計劃地開展禮儀、職業道德、服務規范等培訓,樹立以病人為中心、人本管理的理念,增強工作責任心和團隊精神。
2.6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美化就醫環境,為整齊清潔創造良好條件。血液透析室不斷更新透析設備,為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堅實基礎。
36S管理的實施階段
3.1整理
3.1.1全面檢查血液透析室及輔助用房,特別是庫房存放的物品。
3.1.2界定要與不要的物品。要的物品,要根據使用率決定日常用量。
3.1.3按照界定,處理不必要的物品(包括文件、資料)。
3.1.4所有地點每周必須清理一次。
3.2整頓
3.2.1實行定置管理, 每間房屋內應當有定置管理圖示,并且圖形與實物相符。
3.2.2工作通道暢通,各類管路、線路布局合理、整齊、干凈。
3.2.3庫房和儲物間實行定置管理,標識清楚,易于查找。防護措施落實,溫濕度符合要求,并努力減少庫存。
3.2.4所有工作場所每周整頓一次。
3.3清掃
3.3.1所有工作場所責任區域,及時清潔(工作臺面、天花板、墻壁以及看不到的死角都要掃干凈。
3.3.2對醫療垃圾分類盛放,垃圾分類正確、醫療垃圾袋盛3/4 滿時及時傾倒。
3.4清潔:把所做的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并將工作職責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醫務人員。 3.4.1健全完善考核制度,鞏固管理成果。
3.4.2健全完善醫療設備和特種設備的保養、維護制度,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檢查和維護,確保使用安全。
3.4.3每次透析結束后,應當對透析單元內透析機等設備設施表面、物品表面進行擦拭消毒,對透析機進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對透析單元地面進行清潔,地面有血液、體液及分泌物污染時使用消毒液擦拭。
3.5素養[3]
3.5.1制度化素養:對于規定的大家都要遵守執行,嚴守標準。
3.5.2業務素養:掌握護理基本技能。制定并落實對本機構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使工作人員具備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落實相關管理制度和工作規范。
3.5.3情商素養:要有團隊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醫患溝通機制,按照規定對病人進行告知,加強溝通,維護病人權益。
3.5.4精神面貌素養:要體現積極、認真、仔細、樂觀的工作態度。
3.6安全[4]
3.6.1建立醫療質量管理的相關制度,定期開展醫療質量控制工作,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加強醫源性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建立并落實相關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科學設置工作流程,降低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
3.6.2加強血液透析室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保障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
3.6.3嚴格按照血液透析技術操作規范開展血液透析質量及相關工作,建立合理、規范的血液透析治療流程,制定嚴格的接診制度,實行病人實名制管理。建立血液透析病人登記及醫療文書管理制度,加強血液透析病人的信息管理。
3.6.4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質量監測制度,確保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的質量和安全。
3.6.5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嚴格執行醫療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術規范。發現問題時,應當及時分析原因并進行改進;存在嚴重隱患時,應當立即停止透析工作并進行整改。
3.6.6為透析設備建立檔案,對透析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證透析機及其他相關設備正常運行。
3.6.7血液透析室的醫療廢棄物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進行分類和處理
3.6.8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遵循環境衛生學和感染控制的原則,做到布局合理、分區明確、標識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潔污區域分開的基本要求。
4評價效果階段
4.1提升質量[5]:重視環境合理布局、透析設備的安全管理,制訂停水、停電、火災、醫療事故等安全隱患應急預案,從根本上杜絕醫療糾紛,血液透析的安全性、舒適性有明顯提高,顯著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病人滿意度顯著提高。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的防護觀念和行為都有了明顯改進,職業傷害明顯減少。
4.2降低成本: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各種資源浪費,降低成本,提高科室經濟效益。
4.3提高效率:工作標準化和規范化,物品擺放有條理,減少查找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4.4提高素質:護士素質得到提高,培養一種自律的工作習慣,形成團隊合作精神。
5體會
我院血液透析室推進6S管理的實踐證明,6S管理為血液透析室的建設和發展夯實了基礎,提升了素養,保障了安全,優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職業傷害、醫療事故和糾紛明顯減少。在護理工作中實行6S管理模式是提高優質服務,推動護理發展的有效途徑。護理人員在行為規范、護患溝通等方面得到提高,將被動工作轉化為主動參與管理工作,做到持續改進護理質量[6]。
[1]楊明瑩,古啟啟,袁慧云,李佳.6S管理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實踐與應用[J].全科護理,2009,7(1):54-56
[2]呂國榮,陳遊芳,蔣如彬.精細化管理的58個關鍵[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97-201
[3]劉秀君.5S管理法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09,21(1):150-151
[4]衛生部關于印發《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室管理規范》的通知[z]衛生部文件 衛醫政發〔2010〕35號
[5]許璧瑜,成守珍,王饒萍等.血液凈化中心安全管理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9):59-60
[6]楊明瑩, 李佳,古啟啟,袁慧云.6S管理方法在邊疆三級甲等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9,8(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