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物理課堂嘗試邊教學邊實驗模式的體會
汪小紅
所謂邊學邊實驗,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進行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教學方法近年來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推廣和應用。筆者從2008年下學期開始嘗試這種教學形式,總的認為,學生在這種形式下,自己通過動眼、動腦、動手、動口(以下簡稱“四動”)去獲取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實驗方法探索物理知識的能力。下面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一、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功能
1、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鞏固程度,與學習的方式關系很大。一般來說,學生通過聽教師講授,能夠記住知識的10%-20%;學生如能看到實物或現(xiàn)象,能夠記住30%;如果學生既能聽教師講,又能看到實物或現(xiàn)象,能記住50%;如果學生看到實物或現(xiàn)象,自己又描述過,便能記往70%;如果學生既動手做過,又描述過,則能記住90%。而邊學邊實驗,既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又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最后自己歸納出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顯然,這樣的學習過程屬于上面所說的最后一種情況。可見,邊學邊實驗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腦并用的學習方式。他在《手腦相長歌》中寫道:“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好大腦。”我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提出邊學邊實驗,提出“四動”,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去實踐的。我國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是學生動手的機會太少,開展邊學邊實驗,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因此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3、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和研究物理的方法
邊學邊實驗的學習探索過程,更接近人類認識客觀規(guī)律的過程,因此,我們主張將課堂變?yōu)榻處熞龑W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的主動學習的活動場所。
要在教師指導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興趣(情感領域)、知識(認知領域)、能力(動作領域)等各種心理因素融為一體,使他們在直接參與邊學邊實驗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實驗是獲得物理事實的根據、實驗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逐步領會科學家是如何通過物理實驗獲得物理事實并從而得出概念和規(guī)律的。可見,通過長期邊學邊實驗的訓練,學生將會逐步掌握物理學習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實施邊學邊實驗教學的策略 1、恰當?shù)剡x擇學生邊學邊實驗教學的內容
(1)根據課標對能力、技能的具體要求,安排邊學邊實驗的內容。例如,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會使用某些基本物理實驗儀器,那么就應該采取邊學邊實驗教學的形式,努力增加學生對這些儀器的使用頻率,逐步提高學生使用這些儀器技能方面的要求。
(2)對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實驗,可以改為學生邊學邊實驗。例如,課本上用金屬箔卷成一團來演示物體浮沉條件的實驗,若改為邊學邊實驗,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一支空牙膏管(尾端剪開)和一只玻璃杯。實驗時,先讓學生把牙膏管捏扁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它就在水中下沉;然后將牙膏管鼓起一些,它就能上浮。
(3)將課本上的小實驗和一些實驗習題改為邊學邊實驗。例如,用紙盒可以將水燒開的小實驗、反復彎折鐵絲后彎折處會發(fā)燙等實驗習題,都可以配合新課教學作為學生邊學邊實驗的內容。
(4)將課本上的部分學生分組實驗改為邊學邊實驗。有些基本儀器及其操作方法,在新課教學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到學生分組實驗時,就可以適當提高教學要求。這樣做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思維能力、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八年級將“電流表”、“電壓表”改為邊學邊實驗后,在新課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到下一節(jié)學生分組實驗時,就可以增加“兩表”的使用頻率,這更有利于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再如,九年級“質量”和學生分組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也同樣可以采用邊學邊實驗教學,都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設疑引學,辨疑解難,釋疑鞏固,認真上好學生邊學邊實驗課
“設疑引學”是教師通過一些物理現(xiàn)象和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疑問,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辨疑解難”是要求學生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估計可能的結果是什么,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如何用實驗進行研究,擬訂實驗方案,并在學生實驗觀察和測定的基礎上開展小組或全班討論分析。學生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看書、觀察、實驗、思考、討論、爭辯、答問、練習、應用等,做到了“四動”,從而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釋疑鞏固”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排除疑問,通過練習、應用和小結等來運用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上好邊學邊實驗課的關鍵在于放手讓學生去看、去想、去做、去說,盡量讓學生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和進行實驗。教師做的主要工作是巡視、“集疑”、“布疑”,對個別差生進行適當輔導;對難點、重要的概念、分歧大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適當?shù)牡胤剑o予必要的點撥。
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邊學邊實驗,還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要設計好邊學邊實驗的階梯,幫助學生步步深入,既不要使學習的跨度過大,使學生無從入手,又不要使學習的跨度太小,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