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讓物理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
武廣洋
: 新課程理念不斷沖擊著我們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將他們的潛力挖掘出來,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是提高物理教學效益的關鍵。
一、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盧梭說過:“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 所以,我們要給學生以親切感,使課堂充滿溫馨的氣氛,讓學生感到教師可親、可敬,從而愿意與我們合作。我們在教學中要多肯定學生、少否定或盡量不否定學生,哪怕學生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也不要放過表揚的機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熱情洋溢、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的創設往往取決于一堂課的起始和導入環節,它猶如社戲中的一套開場鑼鼓,又像長劇的序幕和交響樂的序曲,新課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心”緊緊抓住,使之進入學習新課的最佳精神狀態。
三、讓現代教育技術為物理教學推波助瀾
電教媒體聲像兼備、圖文并茂,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其效果顯然是靠單純的語言講授所無法達到的。例如,學習初三物理《分子熱運動》時,可將這些不易弄清楚的內容,采用動畫模擬的方式,變抽象為具體,圖文并茂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受,使物理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四、讓物理教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物理知識的形成來源于自然,來源于生活。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學習《壓強》時,可以先讓學生想想生活中圖釘為什么釘帽很大而釘尖卻很尖、書包背帶為什么做得很寬……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理解物理知識、掌握物理知識。物理課堂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物理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物理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渺。
五、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學參與度
要多元化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確定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在物理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師只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者,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讓他們通過合作交流,在實踐中去求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