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中物理新課改
王洪波
課改的實施,存在著極大的挑戰與機遇。挑戰是因為課程改革完全沒有模板可仿,依靠一線教師自己邊實踐邊探索,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機遇是課程改革意味著所有的實踐者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教師之間不存在經驗上的差異性。實施新課改,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的重要性、理論性,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淡化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偏重于機械記憶、解題訓練。而物理新課程標準指出: 學生是物理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物理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具有自主性,具有獨立的主體意識和明確目標,主動接受教育影響,通過一系列自主學習活動,把科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并能用于實踐。課堂是學生知識形成過程的主要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構建合理的教學模式,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再是一個主講者,而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和組織者。在課堂教學中應以知識為載體,加強對學生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教育,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教育目標,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同時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創造性探索不同的教學類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并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勇于提出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合理采取措施,付諸實踐
經過一個學段的實踐,我將自己對新課標的一些做法總結如下:
(1)提倡學習多樣化。要盡快讓更多的學生適應高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理念等。需要學生鉆研教材、自己動手查閱資料、開拓途徑獲得各種相關信息。對這些學習方式上的轉變,讓學生課后相互討論,共同通過網絡等途徑查閱相關信息,留出適當時間,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所查的內容,然后全班學生共同分享每一位學生的成果。
(2)創設物理情境,激發求知欲。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激發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入門的金鑰匙,這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教育教學過程和各個環節中,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創設開放生動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重視對學生“質疑問題能力”的培養。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要善于設疑,要敢于懷疑現有事物。在課堂教學中,以新教材為依托,充分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新的課程資源。
(4)倡導民主平等教學。過去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根本談不上民主。新課標下的教學最突出一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圍繞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民主則在傳播知識時,能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發表個人觀點的空間,強調師生的平等性。 (5)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重視學生體驗成功。由于學生的先天條件和后天的興趣、愛好的差異,課堂教學中我們盡量避免統一要求,采取分層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如有些學生對實驗操作感興趣,有些學生對基本知識和規律感悟好,讓他們各自揚長避短,在不同層面上有所發展,體會成功的喜悅。
3. 實施新課標物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
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主動把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與小組成員分享,積極與小組成員合作,通過合作交流生成新的知識,從而讓學生體會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樂趣,同時激發和培養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新課標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它使教師不再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重復機械的、低效率的勞動中,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用于研究教法、教材、學生等方面,學生也能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但在實施中確實有很多困難。
(1)由于教師的工作時間長、工作負擔重等因素,教師參與課程發展欲見成效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2)一線教師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指導和觀摩學習的機會,所以要使新課標順利實施還需要一個過渡期。
(3)新課標要求給予學生充分討論探究的機會,這樣以往安靜的課堂紀律就被打破了。如果學生不討論,教師就處于尷尬、被動、孤立的狀態;如果學生討論過于激烈,許多教師就覺得課堂紀律被破壞了。因此如何控制學生討論的“度”就成為新課標課堂管理的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