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類高職院校課題型物理實驗的實踐與探索
鄭其明
摘要 本文介紹了課題型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
關鍵詞 課題型物理實驗 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
1.引言
高職高專院校主要是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建設,具有一定理論、實際操作和管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作為一個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隨著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基礎課程的教學受到很大的影響,現在大部分院校普通物理的教學課時數已被大幅度地壓縮,一些院校就直接取消了物理課。作為物理教學工作者不能只是強調物理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有多重要,埋怨學校對物理教學不重視。物理教學必然要進行改革,要不斷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的要求。我們應該要探索一條與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模式,讓物理教學真正成為高職院校必需的,對學生培養具有實際意義的課程。其實物理課相比其它基礎課程有著它的優越性,物理實驗教學是工科類高職院校學生進校后遇到的第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如何能利用好這樣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真正發揮物理教學對高職人才培養的作用,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從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入手,開設課題型物理實驗,改革傳統的物理實驗模式,是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教學方法和教材的改革是物理教學改革的兩個重點。改革教學方法,轉變重理論輕實踐和重學術輕技能的人才觀,樹立以崗位能力為本位的觀念,適應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要求,探索高職高專院校物理教學模式。教材是教學的指揮棒,是實施教學的依據,是能否真正實施物理教學改革的前提。物理教學改革提出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真正能進行的改革卻很少,關鍵是還沿用原有教學內容和傳統的教材,必然導致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改革就無從談起,因此教材改革同樣應是物理教學改革的重點。
改革是是物理教學的趨勢,但如何改革,從那些方面進行改革,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實踐。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這里對課題型物理實驗教學提出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
2.課題型物理實驗的教學內容
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詳盡的表述了實驗的目的、儀器、原理、實驗步驟、結果處理、誤差分析等等,甚至連什么時候打開電源開關,什么時候關閉電源都交代清楚,害怕學生在實驗中走彎路做錯了,在實驗中制定了許多條條框框,要求學生只能按照要求的步驟和順序去做,學生在實驗中不能越雷池一步,這樣的實驗學生能從中學習到什么,對學生有什么啟發。我們在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中得到的反饋,認為現在物理的實驗與中學階段的實驗沒有什么區別。
面對這樣的意見,我們首先將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從實驗教材內容改革開始,改變了以往實驗教材內容編寫的方法,將原有的實驗內容改成一個個實驗課題,對實驗進行課題化,在每一個課題中我們只提出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具體運用什么樣的原理方法、采取什么樣的實驗手段、如何去實現由學生自主決定,學生通過調研和查找資料,建立初步的實驗方案,再與老師同學一起研究,利用實驗室的具體條件甚至是創造條件讓學生去實驗。這樣改革最大的優點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他們有了創新的欲望,在實驗中他們感到自己是主人,而不是書本的奴隸。
應該說這樣的改革是成功的,但由于條件的限制,我們只能對部分實驗進行了改革,最大的困難在于如何開展課題型物理實驗,教師本身就有許多不足,沒有一個好的教材能給教師有所幫助,教師只能通過摸索,大量資料的查閱來完成這項工作。因此編寫出一本相關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3.課題型物理實驗的教學方法──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式
在課題型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保持經常性的討論交流,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手把手地教,實驗過程中發現學生在走彎路或遇到挫折時,我們不會立即指出并加以糾正,而是換一種教學方法,用啟發式進行教學,針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發掘問題的結癥所在,不勉強學生接受他人的觀點,希望學生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進行實驗,有時小小的失敗可能帶給他們的是更大的收獲,這樣更加開闊了他們的思維,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讓他們用研究的心態來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注意給學生營造一個平等、活躍的學習氣氛,以表揚鼓勵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能力,多與學生交流,把握學生的心理,因材施教,發掘每一個學生學習和創造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
推進教學方法改革,要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這是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必然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探索啟發式教學方法。啟發式不能僅僅看成一種教學方法,而應是教學的指導思想。凡是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方法都應稱之為啟發式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決不是不要教師的指導。相反,教師的指導是學生學好的關鍵。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體現在充分利用蘊涵在物理學中豐富的科學素質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科學素質教育,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思維,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上。為此,我們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講得過多、過細、過全的講授方式,實驗過程一定要嚴格按既定步驟去做的傳統做法。著重講清重點、難點、思路方法;著重講清“問題是什么”、“問題的背景是什么”、“問題的性質是什么”、“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給學生留出較大的思維空間,使他們“有問題可思考”、“有問題可鉆研”,使之掌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主動尋找知識的創新點。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變純粹的知識傳授為豐富的知識運用,使學生在探索性研究活動中充分了解自我并發揮自我潛能,也豐富了教學結構,活躍了教學氣氛,而且可以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并完善學生主體人格和品質,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4.多方位的教學手段
在課題型物理實驗的教學中,鼓勵學生與時代、與社會緊密聯系,運用各種現代化手段,合理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擺脫過去只依賴已有書本的觀念,從調研開始到圖書館查資料、在網上查資料,與相關的老師進行討論,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從而確立實驗方案,實驗方案可以是多種,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一個實驗課題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同學在實驗過程中要通力合作,共同研究,一起討論,共同完成。讓他們在實驗過程中不僅僅學習到了知識和技術,還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和合作精神,給學生提供一個在團隊中完成實驗觀察、討論、探索、歸納總結的自主學習的環境與機會。
教學手段現代化是教學改革的另一重要方面,這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其作用日益體現出來,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不是每一個實驗都能去做,教師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借助物理課件動畫效果輔助講解,或采用一些計算機手段,對不能進行的實驗結果進行模擬或仿真。通過生動形象的圖像或模擬仿真的結果,開闊學生眼界,啟迪思維,加深對實驗的理解。但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改革與發展,不能取代教學方法的改革。電子課件與屏幕不能取代板書與黑板,電子教案不能取代教師思想方法和在課堂上的即興發揮。過于依賴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阻礙了學生與教師在知識和情感上的雙向交流,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5.多角度教學結果測評方法
對學生實驗成績的測評,應注重于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評估,課題實驗的結果不是一份實驗報告所能涵蓋的,要求學生把在實驗過程中進行探索的過程,其中感興趣的問題,獲得的結論,甚至所經歷的失敗,以小論文或報告的形式總結出來,可以通過組織答辯、研討等方式來進行。實驗成績的測評,應注重實驗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進行多角度的綜合測評。
6.結語
課題型物理實驗的教學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因此課題型物理實驗應該是高職物理實驗今后改革的一個方向,與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也正是我們物理課程在高職高專院校中能繼續生存的生命力所在。物理課程不改革必然影響其能否在高職院校中的生存,如何改革,改革的方向和出路何在,這需要我們物理教學工作者不斷的探索,現實留給我們的時間并不很多,物理課程在高職院校中已經有了生存的危機感,如果還固守原有的理念和方法,物理課程在高職院校中被取消就為期不遠了。
因此作為教師,自身更要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更多地參加科研工作,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和研究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提高和完善。
[1]徐建中.物理學.化工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2]大學物理實驗講義.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自編教材
[3]霍劍青等.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建設思想與教學實踐,物理與工程,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