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傳統物理教學的思考
張幻
傳統物理教學理念不是以學生為中心,而過分強調學生的考試能力,忽略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應試教育”,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要,從而使物理教育的實效性很差。
現行的中學物理教材中,雖然很多知識點內容、物理規律都要求學生自己動手,輔以啟發式或探究式的方法來讓學生獲得新知識。但很大程度上由于教學條件等因素影響,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又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樣容易使學生覺得物理學科有些空洞,與現實生活聯系不是很緊密,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物理教學中,教師運用傳統的媒體如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的權威絕對化,將學生視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地位,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后,都是被動接受。教師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和職責,再加上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及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在施教過程中強制學生接受的方法經常出現。例如,高中物理中在講解“伏安法測電阻”時,教師一味強調“內大外小”這一結論,而對這四個高度概括的字的具體意思只作了一個簡單講解,即被測的電阻大時用內接,被測的電阻小時用外接。而對為什么要這樣連接,這樣連接的效果如何,判斷一個待測電阻是大還是小,缺少了必要的分析、講解和驗證。只讓學生記住這個結論,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遇到這類問題仍然感到困惑不解,在電路設計上部分學生總是無從下手。
強制學生接受的方法表現為灌輸、講授、說服等帶有強制意味的教育方法,停留在一本教材和一支粉筆的刻板教學上。這種做法將教學理解為單向傳輸過程,忽視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思想,窒息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降低了物理學科的實效性。
如果物理教學還是一味地灌輸和說教,不但與現實脫節,而且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和創造性的培養,特別是現在網絡信息非常先進,學生的信息來源非常豐富,假如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授課方式,那么物理教學可能落后于學生的步伐,最終與學生抵觸。
加強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整合,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需要全面認識它的特點,揚長避短,同樣傳統教學也有利有弊。結合中學物理與學生認知特點,強調傳統教學的主體地位,把多媒體教學作為一項重要的輔助手段,通過兩者之間的有機整合、優勢互補,促進教學技術手段的協調發展。整合的教學方法可以概括為“四個強調”:
(1)強調傳統教學模式的主體地位
公式的推導,公式的求解,難點問題的解答,復雜的計算過程,隨堂練習等教學內容都應以傳統教學為主。
(2)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需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教師又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教學情境的設計者,需要有過硬的教學技能。而現代的多媒體教學,也需要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
(3)強調課件形式和教學內容的關系
高質量的課件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制作和使用課件時應以切實反映教學目標為目的,以授課內容為依據,避免出現重視課件形式而忽略授課內容的現象,課件要精煉,條理要清晰,重點要突出。
(4)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要多元化,學生是一元,多媒體是一元,以多媒體為紐帶把師生聯系在一起。由于多媒體的媒介作用,容易使學生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教師也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此種教學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從傳統教學角度講,教師講課要富有感染力,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多媒體輔助授課時,要注重“教”與“學”的互動交流,采用討論、提問、課件插入思考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廣泛進行課堂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