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淺析中國學校圖書館面向農村社區服務的綠樹模式

馬辛

[論文關鍵詞]綠樹圖書館;農村社區;聯合圖書館;延伸服務

[論文摘要]論述了中國西北地區綠樹學校圖書館的特點以及學生與公共讀者利用的狀況,重點論述了其社區服務的新方法及為當地城鎮居民與村民延伸服務的創新戰略——“圖書代理人”計劃。旨在試圖找出影響學校圖書館為當地社會服務成功與失敗的潛在因素。

綠樹教育基金會,作為一非營利組織,于2002年在中國貧困地區創建了為當地師生與居民開放的自動化學校圖書館——綠樹圖書館。這些館在資金和行政上不需要中國政府的幫助與支持,而是利用自己的資源為公眾服務,這種運作方式極具獨特性,它所展現的是另外一種服務模式,即為公共圖書館功能不完善或沒有公共圖書館機構的農村地區提供公共信息服務。

1綠樹圖書館狀況

1.1綠樹圖書館的特點

為幫助中國加快欠發達地區農民教育和信息服務的進程,一些非營利組織始終致力于實施發放獎學金、建設學校,向學校圖書館捐贈圖書、計算機和自動化軟件等海外捐贈和募集資金的援助計劃,2002年綠樹教育基金會開始在我國西北省份選定學校捐贈書籍、電腦、圖書館自動化軟件等。為最大限度地達到投資目的,填補為當地居民提供信息服務的空白,綠樹教育基金會規定,接受資助的學校圖書館要對附近學校和當地城鎮居民與村民同時開放。這些館既無政府撥款,館內又沒有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而是僅由一個或兩個在行政上受校方管理的學校圖書館員開展業務,為學校和公眾提供均等服務。這與美澳聯合館的“聯合模式”迥然不同。后者盡管合并了“學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共享設備與建筑空間,但他們仍有獨立存在的方式,而且建館時從公立學校和公共圖書館機構那里獲得資金,對學校和群眾實施的均等服務受法律約束與保護。雖然兩者各有特點,但中國的“友好共同體”——綠樹圖書館和西方國家的聯合館有著共同的特點,即①都設在人口稀少的農村地區;②都需要解決封閉校園外公共讀者的交通問題;③都需要有滿足課程教學、學生學習與當地居民信息需求的館藏。

1.2學生利用圖書館的狀況

學生數量巨大,假如所有的學生經常使用圖書館,那么這些學校圖書館的工作將會很忙碌。但是,盡管最近中國進行了K12的教育改革,大大推動了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培養了學生們的信息素養與技能,陽但課堂教學仍遵循著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應試教育模式,許多學校(教師)以犧牲學生知識面的擴大和技能的全面發展為代價,追求更高的升學率與考試成績,為此,學生們必須把所有的時間花費在課本和作業上,而很少有時間使用圖書館獲取課外知識。

1.3公共讀者使用圖書館的狀況

所有綠樹圖書館項目對全校和當地民眾同時開放(也是投資條件之一)的這一規定,促使學校領導和館員想方設法尋找一條支持和改善為城鎮居民和村民服務的路子,如:他們發放圖書證給當地城鎮居民和村民,舉辦培養居民一般信息文化技能和如何使用圖書館電腦系統的講習班等。但是,盡管他們工作非常努力,而取得的成績卻很有限。就拿甘肅通渭縣第一高中和陜西丹鳳高中圖書館來說,建立綠樹圖書館之后,學生使用圖書館的人數有所增加,當地居民閱讀人數也增加了,但在綠樹圖書館推出社區服務計劃以后,使用圖書館的當地居民的數量卻連續5年呈下降趨勢。

1.4綠樹圖書館存在的問題

2004年,綠樹圖書館在面向公共居民服務之后,關于公共交通噪音的抱怨就層出不窮。所有綠樹圖書館都試圖在周末及(或)課余時間對公共居民開放,以此排除教學干擾,此方法剛剛啟動時還可行,但不久就進行不下去了。原因是多數學校無錢雇用他人來協助圖書館的工作,館內只有一名工作人員(有些是學生志愿者),他們往往在得不到一分加班費的情況下長時間地工作。另外,圖書館主要被設在遠離校園邊界的教學樓里,即使圖書館在放學后和周末時間向公眾開放,但校園的安全隱患問題仍然存在。

綜上所述,綠樹學校圖書館雖切實履行了為當地居民特別是為既定范圍內的眾多農民服務這一職責,但實際為公民服務的范圍與規模太有限了。

2綠樹圖書館服務于農民存在的障礙

綠樹圖書館工作人員指出了可能阻礙服務于農民的三大因素。

2.1館藏發展

綠樹圖書館幾乎完全依靠基金會的捐贈來建立和發展館藏。最初基金會會投入資金購置自動化設備與新圖書用于啟動圖書館,之后,每年連續向各所學校追加撥款用來購買新的圖書材料,并規定至少10%的新書是面向當地群眾的。為確保選購圖書的質量,圖書館編制的采購清單需經審查和批準,雖然分配比例可促使圖書館更好地為當地服務,但這種決定極具武斷性;另外,校館面對有限的購置預算,犧牲圖書復本量,最大限度地增加圖書種類來發展館藏,從而出現大量孤本書籍,尤其是那些不直接用于課堂教學的圖書。復本率低迫使社區用戶與師生之間、社區用戶之間爭搶圖書。

2.2圖書館工作人員

為爭取當地鎮政府的財政支持,綠樹教育基金會規定項目學校至少配有一位全職館員,并以此作為投資條件之一。除兩種情況外(學校花錢雇傭外人做圖書館工作或學生作為志愿者,在圖書館員的指導下,幫助做圖書歸架與圖書流通等工作),多數館唯一的工作人員以前是學校教師,其圖書館專業知識與服務技能基本上是通過參加由基金會安排的華夏圖書館自動化軟件在職培訓和為期一周的研討會速成班而得,但是這些講習班的培訓內容側重于系統的運行、圖書編目和圖書館管理,而缺乏為社區拓展服務和如何為農民服務的指導課。總之,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能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2.3掃盲屏障

讓有文化的居民和村民使用圖書館難度很大,幫助沒文化的人獲取信息更是一場挑戰。農村地區受過教育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城鎮。據通渭縣縣政府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農村居民上學的平均時間只有4.9年,46.8%和36%的居民為初中和小學畢業,17.2%的居民未接受任何教育。盡管綠樹圖書館的社區服務范圍已擴展到鄉村,但很多人看不懂知識密集型書籍,到圖書館來只是消遣,打打游戲。

勿庸置疑,綠樹圖書館需探索出一條幫助無文化讀者克服識字障礙的途徑,使他們真正有意義地利用圖書館資源,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目前,中國還未對廣大農民進行成人教育,因此,為當地城鎮居民和村民進行掃盲教育是綠樹圖書館的擴展服務內容與義不容辭的責任。

3對策——“圖書代理人”計劃

針對上述情況,通渭縣第一高中想出了要學生成為“圖書代理人”這一創新解決方法,并于2004年年底實施。具體地說,“圖書代理人”計劃就是為每個學生及其家人建立共同使用的家庭賬戶,委托學生做免費使用綠樹圖書館的宣傳,鼓勵當地學生積極利用賬戶,在上學的任何一天把書帶回家,為家人借書;家住偏遠村莊的學生也可做“圖書代理”業務,周末可把書帶回家,上學時再把書帶回學校。雖然校方擔心館內圖書可能會丟失,最初只打算將此規劃限制在學生家庭成員內,但最后還是“被迫”放寬了圖書館政策,實行了類似“服務外展”的做法。圖書館條例規定,學生可用其家庭賬戶為鄰居和村民們借書,但要對自己名下所借的圖書負責。這種“學生一家庭一鄰居”委托方式行之有效,使學生將所借圖書負責到底,圖書丟失現象極少發生。

通過“圖書代理人”計劃,通渭縣和丹鳳學校圖書館的公共讀者及學生的流通量增加很多,為當地居民辦理借閱圖書量分別從2004年的83冊和1733冊猛增到2005年的7797冊和9350冊。2005年,通渭縣的“圖書代理人”計劃被推廣至其他館,并立刻被其他綠樹圖書館采納,“圖書代理人”計劃取得很大成功。

盡管綠樹圖書館的公共服務項目所覆蓋的實際農村人口數量難以確定,但我們可以通渭縣的“圖書代理人”計劃為例估算一下,假設每位學生為10人(2人是其父母,8人是附近的城鎮居民、村民)借書,如果學生中有20%來自縣城,那么“圖書代理人”就會為6600位城鎮居民和周圍農村地區的2.64萬村民服務,這樣的人口覆蓋率是城鎮居民的29.58%、村民的5.99%、通渭縣總人口的7.12%。這個數據已是相當可觀的。

4結語

總之,創辦學校一公共聯合圖書館是解決人口稀少的農村地區居民讀書問題的好辦法。學校圖書館可具有為當地無公共圖書館機構的師生和廣大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的雙重職能。在圖書流通工作中采用“圖書代理人”計劃這一創新方法,擴大了讀者范圍。但迄今為止,綠樹圖書館只為當地社區提供圖書流通的基本服務,如何滿足他們使用文獻資料和利用網上資源等的其他信息服務需求還懸而未決。學校與公共讀者間的圖書資源競爭、僅以單一的館藏模式為學校和社區服務、館內只設有一位工作人員等問題隨著圖書館讀者的不斷增加將越發棘手。新增一位“社區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適當增加文獻復本、擴大網上閱讀范圍可能是緩解這些問題的好方法。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