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之研究
薛毅文
論文關鍵詞:中學圖書館社區服務資源共享
論文摘要:廣布于城鄉各地貼近社區居民生活的中學圖書館.通過調整館藏資源、開放時間,調動人力資源.與共享成員館合作等方式開展社區服務,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中學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為創建學習型社會提供了支持。也為自己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
教育部2003年印發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的通知中提出“鼓勵各地中小學圖書館(室)對社區、學生業余時間開放.提高圖書的借閱率、使用率。充分發揮中小學圖書館(室)的使用效益”。該規定為中小學圖書館指明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然而該問題并沒有成為研究的熱點,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其實,遍布城市各區的中學圖書館地理位置優越.與相對集中的大學和分布不廣的公共圖書館比較而青,網點更多,覆蓋面更大,更貼近社區居民的生活。因此.巾學圖書館陽社區居民開展社區服務更便利.更具操作性。
1.中學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的必要性
1.1中學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是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需求
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全田建設小康社會,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必須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在創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的過程中,城市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社區的學習化程度直接關系到城市、社會的學習化程度。作為社區文化教育中心,傳遞科學信息,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圖書館收藏著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可以滿足社區成員的各種專業、各種程度的學習需求.滿足社區文化建設的需求。中學圖書館廣布于城市的各個社區.比相對集中的大學圖書館和數量不多的公共圖書館更能吸引社區居民。因此,中學圖書館應利用冉身的資源和優勢.開展社區服務.發揮更多的社會教育功能。
1.2中學圖書館開展杜區服務是社區成員接受終身教育和全面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可帶來經濟效益.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的社會,終身教育成為人們在新時期謀求生存和全面發展的通行證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學習的需求不斷增強而公共學習資源、場所不多,且集中于市區,遠遠不能滿足分布于城市各個角落的社區居民。面對這種新形勢,負責為師生學習、科研提供服務的學校圖書館,特別是交通便利、分布廣、資源較豐富的中學圖書館應順應社會的需求,存服務好本校師生的同時.可開一闊視野,拓展社區服務。
1.3中學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是其自身發展和獲得社會認可的需要
按照仝國示范性高中或廣州市一級館的要求,高巾生藏書配備量是50本,人,初中生是40本,人:二級館的要求是高巾生40本,人.初中生30本,人。為了達到以上標準,不少中學圖書館大量購進藏書。而有資料表明、許多中學圖書館的圖書利用率并不高.有的甚至只有5%.嚴最浪費了館藏資源。以我校為例,我校高中部學生為1800人.高巾部館藏12萬冊(件),人均66.6冊(件),但許多書籍被束之高閣,無人間津。評價一個圖書館的價值并不在于其建筑的雄偉,藏書的多寡,而在于其利用率,在于其為人類、社會提供了多少服務.產生了多少效益。因此.為書找人,從社區吸收更多的瀆者,更大限度地提高中學圖書館的價值是非常有益的。
經費緊張是中學圖書館發展面臨的難題。中學圖書館通過向社區居民和共享成員館的社區居民提供合理的有償服務,既亓丁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建館資金的壓力,一舉兩得。這些資金一部分可用于購買利于本校圖書館發展的設備和館藏:一部分可作為本校教師利用共享成員館資源的費用。
2.中學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的優勢
2.1中學圖書館分布廣,更貼近社區居民的生活
公共圖書館一般建立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如廣州市圖書鋪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夫學則聚集于一個區域中,輻射面不廣,如坐落于番禺的廣州大學城就是如此而中學陶書館具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不僅建立在交通便利、人口聚集的地方,而且分布廣,城市中每個區都有幾所中學,輻射面可達到遠離市巾心的社區、同時.中學一般是地段招生.與社區有共同點——區域性人們認吲感強,有利于社區成員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壞境,便于家長學校聯系溝通。
2.2中學圖書館的資源較豐富并各具特色
中學圖書館資源包括:一是收藏豐富的書籍、報紙、雜志、工具書音像資料、電子圖書.各館的特色館藏.既可以滿足居民一般的學習休閑需求,義可以滿足部分居民專題研究的需求。二是圖書館管理人才隨著示范性高中評比風的刮起.不少中學圖書館招入具有圖書情報信息々業知識的罔書管理人才.圖書館不再是老、病、殘的“收容所”。這些專業人才懂得采集處理信息.善于鑒別開發信息資源。大大提高了圖書館管理水平。一三足學習氛圍。中學圖書館是學校的一部分。具備了較好的學習氣氛。圖書館可以與學校各科組教師合作.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發揮人才集巾的優勢,舉辦科普講座、學術沙龍、讀書報告會等活動來為社區居民服務。
2.3中學圖書館可為社區居民提供較長時間的服務
與大學圖書館相比,中學圖書館對學生開放的時間較集中.多集中于課后。以我校為例,書庫、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的開放時問為周一至周五下午l點至2點40分、下午5點至6點30分。因此,在不影響教師借閱的前提下,巾學圖書館可以開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給社區讀者.而不僅僅局限在周末或寒暑假。這樣可以更大地滿足退休、下崗社區居民吸取知識的需求。
3.中學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的實現
3.1建立“學校一社區”服務管理辦公室
中學圖書館能順利地開展社區服務.有賴于一個統一組織協調的機構——“學校一一社區”服務辦公室。其成員由學校領導、圖書館長,社區街道領導和社區瀆者代表曼方共同組成。該辦公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監督圖書館向社區逐步開放。
3.1.1制定合理的服務計劃。辦公室根據學校、社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年度的工作日標:探索適合各巾學圖書館的工作方法、管理措施:初步做好一年的主要活動安排。這樣的計劃使圖書館的社區服務有條不紊地進行,不流于形式,也成為圖書館年底工作總結的參照表。 3.1.2實施監督管理。服務管理辦公室對社區讀者聯誼會、社區志愿者服務隊的成立進行嚴格的審核和管理。使其健康發展:監督社區為支持學校圖書館建設而提供的資金的流向.確保其用存館藏建設或圖書館設施上:收取社區讀者為辦理借閱證、獲取共享成員館資源麗交納的合理費用,并將其用在實處。保證社區讀者及時取得所需資源。
3.1.3做好宣傳工作。利用社區街道的黑板、宣傳窗向社區居民進行新書介紹、好書推薦、好書導凄;公布活動的時間地點:發布催還通知。開放時間、服務方式更改通知:反饋讀者信息,公布優秀讀者、活動獲獎名單等.最大限度激發社區居民的閱瀆需求和熱情。
3.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俗話說“國有閡法.家有家規”。同樣,中學圖書館要開展社區服務.保證學校財產安全、師生人身安全.必須以完眷的管理制度作為保障。
3.2.1建立社區讀者檔案制度,實現安全管理。首先社區讀者要填寫一式兩份的申請表.如實填寫姓名、居住地址、工作單位、電話:提交身份證、戶口本(暫住證)復印件和享十區證明文件:辦證的本費、押金。其資料由學校圖書館和社區街道辦公室共同審核、確定、備案其次.根據社區讀者書歸還情況建立誠信記錄檔案。根據瀆者是否及時歸還、毀損、遺失書籍等情況確定讀者的減信。然后定期以誠信程度為依據.對社區讀者實施合理的獎勵、監督。對誠信優良的讀者給予增加圖書借閱量的獎勵,對缺少誠信的瀆者亮起紅牌。
3.2.2明確開放時間、開放范圍。各中學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開放時間和開放范圍,并在每期的社區讀者培訓課上明確公布如我校避開學生借閱的高峰期.對社區讀者的開放時間定為問一至周五下午3點至4點30分。晚上7點至9點30分各校根據安全、成本等因素確定:放的范圍。包括書籍、報刊電子資源、自習室等。有條件的學校應分設師生閱覽室和社區讀者覽室.避免相互干擾,也便于開展有針對性的有特色的讀者活動。
3.2.3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中學閣書館根據冉己運作的際情況,參考公共館的收費,制定合的收費標準。如某些中學確定每年每證20元.借書證每年押金50元;上網費3元/小時:光碟5元/周;遺失、毀損書籍可購回原書或3倍價格賠償:過期圖書0.5元/天/冊等標準。中學圖書館還可確定無償服務對象,如下崗工人、殘疾人、65歲以上老人在獲得街道辦公室和學校共同核定的證明便可免費辦證。
3.3合理調整、擴充館藏資源,豐富服務內容
中學圖書館利用社區讀者檔案.了解本區居民的年齡、職業、文化水平、興趣愛好,分析其需要,有根據地調整擴充館藏資源,使社區投入的資金用在重點資源的收藏上。如在廣州黃埔開發區的中學圖書館應擴充工人技術培訓資料:在廣州天河的高檔寫字樓、住宅區附近的中學圖書館應擴充商業、經濟、法律等信息資源,增加適合自領階層的休閑讀物。
3.4全方位調配、調動人力資源
中學圖書館向社區開放,必然延長了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僅靠圖書館管理人員是難以實現的。我們要全方位調配、調動人力資源。首先,本館的圖書管理員實行輪班制,做到社區開放時間至少有一名懂技術的圖書管理員駐館總值班,其他管理員在本校開放時間內工作,為本校師生服務。學校根據相關規定給加班管理員以合理的補貼.調動其積極性。其次.由學生社團和圖書館共同管理.如我校的“圖書館義務管理協會”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協會成員經圖書管理員培訓,學會圖書排架、管理系統使用等知識.便可以參與圖書管理工作。學校根據學生工作量給予經濟上的補貼。義務管理活動作為一項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給學生鍛煉的機會,也是一門綜合實踐課.合格的學生可以取得學分。最后,向社區招募服務志愿者。由圖書館發出招募通知,由街道辦公室推薦,兩者共同考核選出優秀者。志愿者經過培訓后參與管理工作。他們可以享有免費借閱書籍的優惠。
3.5構建地區性中學圖書資源共享網絡
中學圖書館的館藏在“齊全”方面是遠遠比不上大學。由于經費問題,許多中學圖書館舍棄“小而全”的目標,建立特色館藏,如我校的“工具書”、“中學教材”特色館藏。因此,為了滿足本社區讀者多方位的閱讀需求,同一區的中學有必要構建地區性圖書資源共享網絡。社區讀者和本校師生通過向本校圖書管理員交納合理費用,以郵寄、Email等方式及時獲得共享成員館的信息資源。交納的費用由“圖書資源共享辦公室”根據各館的實際共享成本分配。這樣既滿足了各區讀者、師生閱讀需求,又避免了圖書資源的重復建設。各中學圖書館可集中有限的資金、精力發展本校的特色資源,有利于推動本校圖書館的發展。
從以上的研究可看出.中學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是必要的.具操作性的。這是創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學圖書館打破束縛,得以更好地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