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從古代私學的發展看中國文化重心南移現象

吳霓

摘要:在中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曾經發生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遷移。作為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中國古代私學在不同時代的發展變遷也有著從北方發展興盛到南方發展興盛的過程,因而從一個方面印證了文化重心的南移。私學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傳承作用。

關鍵詞:中國古代;私學變遷;文化重心

這一時期的南方由于相對安定,吸引了大量北方人士南遷。時人有云:“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于此。”隨著南遷人口的增加,加上南方較為優越的自然條件,南方的經濟迅速發展和繁榮起來。當時的揚州和成都兩個南方城市成為最繁榮的城市,揚州還成為當時最大的國際貿易大都市之一。洪邁在《容齋隨筆》卷九《唐揚州之盛》一文中說:“唐世鹽鐵轉運使在揚州,盡斡利權,判官多至數十人,商賈如織。故諺稱‘揚一益二’,謂天下之盛,揚為一而蜀次之也。”當時唐朝政府的中央財政,幾乎全靠東南的經濟支撐,如韓愈所言,“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南方經濟的發展已超越了北方,與之相適應的發達的文化教育也發展起來,于是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文化的重心亦相應南移。

唐代私學的發展已出現制度化私學——書院,同時,科舉考試成為最重要的選拔官吏的制度。我們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文化重心南移的情況。

1、唐代書院的發展:南方盛于北方

唐代書院雖然發展規模比較小,但已具有了藏書、講學等功能。我們從唐代書院的地理分布來分析這一時期北方和南方的文化教育發展狀況。

據陳元暉等著《中國古代的書院制度》一書所載,唐代的私立書院有籍可考者共有17所,其中位于北方的僅2所,南方占15所。從數量上看,南方書院已經遠遠多于北方。

又據李國鈞主編《中國書院史》一書附錄三“歷代書院名錄”所載,唐代的書院共有30所,分布在河南、山西、山東、陜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等地。具體分布如表4。從表4可見,唐代南方書院的數量最多,達25所,占總數的83.3%,連偏僻的貴州也建有1所,躋身于南方擁有書院的6省之中。這與當時南方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適于靜居讀書和設學授徒有很大的關系。而北方書院比南方少得多,僅有5所,占總數的16.7%,仍只分布在原來文化較發達的山東、河南、陜西、山西等省,而且除陜西有2所外,其余三省均只1所,僅與南方的貴州相當,可見北方文化教育已經衰落了。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