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淺議從網絡謠言的發展看網絡輿論的演變

王恩界 張曉明

【論文關鍵詞】網絡謠言網絡輿論網絡印刻效應

【論文摘要】通過對一起惡意網絡謠言的分析發現,在網絡謠言階段中,網民輿論由于受到負面情緒影響而表現出“諷刺受害人”傾向;在謠言澄清階段網民輿論開始向“同情受害者”轉變,而網絡印刻效應可以作為解釋網絡論壇輿論發生、轉變的一種理論依據。

互聯網的最大貢獻不在于它把世界各地的電腦聯結起來,而在于它把處于不同空間與時間、具有不同觀點的人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形成一個更為平等、更為開放的人際傳播網絡。從互聯網的發展來看,它的本質是參與、交流與相互影響。網絡與傳統媒介的金字塔型信息發布機制具有極大的差異。傳統媒介的金字塔底部是為數眾多的信息收集者,中間是信息的編輯者,而金字塔的頂端則是信息發布的最終把關人,傳統媒介的信息發布具有實名性、封閉性、有序性、價值導向性等特點;而網絡傳播則具有匿名性、快捷性、開放性、無序性和爆發性等特點。

網絡傳播的上述特點既有助于民意的自由表達,又可能成為滋生網絡謠言的溫床。所謂網絡謠言是指:有人故意捏造的、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的虛假消息。如今在互聯網上,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網絡言論在網絡論壇中出現,引起網民的大量關注與各種猜測,甚至在真相未明之前就會形成一些傾向性的論壇輿論,而這些傾向性的輿論非常值得研究者予以重視與探討。輿論是社會上許多人的共同意見,而論壇輿論在本文中則是指:在網絡論壇中形成的、大部分網民相對一致的看法與態度。①本研究以2009年發生的“艾滋女”事件為例,分析論壇網民輿論的演變過程。

一、“艾滋女”事件回顧與謠言階段劃分

2009年10月13日,有一名自稱閻某的女子在其博客上公布了279名男性手機號碼,稱自己是一名小姐并且身染艾滋病,該博文還附上了不雅照片和視頻。一時間該消息在網絡上興起了軒然大波,所謂的“性接觸者號碼”幾乎在一夜之間傳遍全國各大論壇。各大論壇的網民對該事件既震驚又極感興趣,導致該事件的點擊率迅猛攀升,網民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與態度。

該事件很快得到了主流媒體的關注,在輿論的重壓下,現實生活中的閻某被迫在10月18日作了艾滋病檢測以證明清白,并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河北當地公安局報案。縱觀該謠言的發展過程大體可以將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09年10月13日該博客發表相關內容開始,到2009年10月23日保定市公安局發言人通報案件處理情況為止,在這一階段中由于信息來源不明、事件真相模糊不清,所以可稱之為網絡謠言階段;在第二階段中由于該事件的真相基本明朗,造謠者的報復動機已經被揭露出來,所以可稱之謠言澄清階段。網民在上述兩個發展階段中都做了大量評價,尤其是在謠言澄清階段,網民的評價熱情高漲,所做評論的數量遠遠高于網絡謠言階段。仔細分析網民群體在這兩個階段中的輿論特征,可以從中發現了一種非常微妙的輿論傾向嬗變趨勢。

二、抽樣與研究方法

為了研究“艾滋女謠言”發展歷程中網民輿論的特征與變化,本文選取了某網站論壇作為收集網民反應的取樣單位。該網站主營綜合業務與社區,是國內知名的門戶網站之一。之所以選取該網站論壇評論作為分析對象,是因為它是與該網站新聞直接發生互動的論壇,尤其重要的是,該網站在謠言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內作出反應,將相關新聞整合在一起,專門設立方便的討論區供網民發表意見。

本文主要使用了內容分析法,首先綜合考慮網民的評價內容與方式來設立基本的分析維度;然后對取樣單位內所有的網民反應進行了內容分析;分析維度包括每個論壇的關注焦點、基本態度傾向、表達方式、評價標準、是否輕信等,因為有些反應形式相當簡單,可能只是簡單的“支持”或“反對”的投票,所以,并非所有內容都可以進行全維度的分析。

三、網絡謠言階段的論壇輿論特征

在網絡謠言階段共收集到網民的各類反應186條,其中諷刺“所謂嫖客”(即號碼被公布者)活該的意見占主流(61.8%);其它反應依次為做與事件無關的廣告(11.8%)、反思社會問題(9.7%)、同情號碼被公布者(7.5%)、同情閻某(4.8%)、表達對艾滋病恐慌(1.6%)等等。

從上述統計中可以看出,在網絡謠言階段中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網絡評論較為理性,而大多數評論是以幸災樂禍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出現,呈現出一種網絡輿論一邊倒的現象。②網民的典型留言有:“好得很!對待這些不要臉的臭男人就應該這樣!只有潔身自好的人才能健康的生活!”“一群倒霉的家伙。該!”甚至有的網民還說自己曾經打電話去尋問與求證,他們想知道,這些號碼被公布者到底有沒有和“艾滋女”發生關系,為什么會發生關系,以及他們是否真的得了艾滋病。 這種一邊倒的輿論無形中又一次侵犯了號碼被公布者的隱私權,論壇網民們并不認真去考慮該事件的真假,雖然發文博客中的述說內容前后不統一、事情的真相本身值得懷疑,但是多數網民的潛在邏輯卻是:之所以你的號碼會被公開,肯定是因為做了壞事。這種非理性的情緒宛如一種網絡印刻效應:網民每天會面對海量的各類信息,而這些信息對網民具有先入為主的印刻式影響,網民往往傾向于相信他們首先獲得的那類信息的真實性,并以這種非理性“真實性偏見”作為發出評論的信息基礎。當然,網絡印刻效應的發生需要兩個必要條件,第一是網民首次接觸該類信息;第二是這類信息引起了信息接收者的強烈的情緒反應,例如恐懼、焦慮或者憤怒等。這種網絡印刻效應的影響是較為穩定的,即使在謠言澄清階段依然在某些網民心中根深蒂固。

四、謠言澄清階段的論壇輿論特征

在謠言澄清階段收集到的能夠反映網民態度的回帖增加了近25倍。雖然這一階段的時間跨度要長于網絡謠言階段,并且對于該主題的評論一直開放著,但考慮到該事件的熱度在逐漸消退,所以,兩個階段依然具有比較的基礎。

在謠言澄清階段中網民的態度并沒有統一,反而是進一步分化:其中表達對閻某同情的評論占39.5%;表達對造謠者的痛斥(一些評論伴有情緒性的辱罵)、要求將之嚴懲的態度占36.2%;反思社會問題的評論占13.4%;此外,對閻某進行諷刺和批評的評論占5.3%;對號碼被公開者進行諷刺、嘲弄的評論占5.1%等等。

真相的公布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作用,謠言澄清后,網民的非理性輿論總體上轉向了合理意見的表達,即同情受害者、斥責造謠者(合計占75.7%)。相對于網絡謠言階段中“幸災樂禍”的輿論而言,謠言澄清階段中輿論開始向“同情受害者、譴責造謠者”演變,說明一場近似瘋狂的網絡事件之后,分散于網絡空間不同節點上的網民最終形成了良性的網絡輿論傾向。

但是,仍然有10.1%的網民在批評和嘲弄受害者(包括閻某與號碼被公開者)。這部分網民可能持有這樣的潛在邏輯:你之所以受害,是因為你不夠潔身自愛。有網民留言說“同情歸同情,但她自己也有很大的問題,否則哪會有那么多的艷照出來啊,希望更多的女人能以此為戒吧!!!”“潔身自好,干干凈凈的來,干干凈凈的走。這才是人生的真諦,好好做人。”從中不難發現,持這類觀點的網民對閻某的評論主要依據傳統道德對女性行為的嚴格要求,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閻某并不是一個完全無辜的受害人,也許是代表了一類“不潔身自好”的女性形象,他們對女性非婚性行為的憤怒比對造謠行為更加強烈。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3‰的人開始懷疑警方的辟謠是不真實的,但在網絡謠言階段,卻幾乎沒有網民懷疑過“艾滋女事件”的真實性,從中可見網絡印刻效應的影響力之大。

結語

從這起網絡謠言事件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論壇網民對該事件的各種反應,還獲得了一個重要啟示:現階段的網絡謠言,只要能撩動網民某些敏感的神經,很容易引起非理性情緒輿論的爆發。而真相的及時公布,可以發揮一定的教育功能,可以引導論壇網民的輿論轉變。在該謠言前后兩個階段中,論壇輿論總體上發生了從情緒化向理性化、從盲目向理智的轉變,但同時也折射出一些網民不同情弱者、不尊重他人隱私的不良心理傾向。此外,網絡印刻效應的作用也令人深思,網絡謠言傳播會造成先入為主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即使再離奇的網絡謠言也會有人相信的作用機制。

參考文獻

①時蓉華:《社會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8

②相喜偉,《網絡輿論傳播中群體極化的成因與對策》,《新聞界》,2009(5)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