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網絡化校園文化體系的構建和應用
楊光輝
論文關鍵詞:網絡化 校園文化 中學教育
論文摘要:網絡時代的到來,帶來了中學教育教學的諸多變革,校園文化也在往縱深發展。網絡化校園文化的出現,是對校園文化的全新展示。當然也要解決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讓網絡化校園文化體系更完善,更完美。
一、網絡化校園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新的內涵之一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它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它包括表層的物質文化、淺層的行為文化、內層的制度文化和深層的精神文化。它具有互動性、滲透性和傳承性等特點,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對于這一點很多中學都有清醒的認識。
因特網的飛速發展,使得學校走上了現代科技的快車道。校園網絡文化也蓬勃興起。所謂校園網絡文化是把網絡文化和校園文化在校園這一特定土地上相結合所產生的新型文化,是校園文化在網絡環節下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網絡文化,大家都知道,是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物質基礎,以現實的人在電子空間中進行網上生活為基本內涵的新的社會文化形態,它是一種全球性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的文化。相對于傳統的校園文化而言,校園網絡文化具有高效性、平等性和時代性等特點。[1]而網絡化校園文化是將校園文化拓展到網絡中,利用網絡來展示校園文化,它是一種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凸顯出來的校園文化。它和校園網絡文化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網絡的發展促進了教育手段的變革,促進了教育技術的革新。同時也對校園產生各種意想不到的變化。校園文化同樣也打上時代的烙印。網絡化校園文化將校園文化與網絡結緣,人們通過網絡就可以足不出戶,洞知校園一切,了解校園深層次的東西,挖掘校園豐富的內涵,這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通過校園網站和網頁的建設,構建網絡化校園文化體系
網絡化的校園文化體系要得到有效的運用,首先必須建立校園網站,這是基本條件。但校園網站的建立并不意味著校園文化得到大力弘揚、校園文化大放異彩。因為校園文化不是簡單的網頁疊加,也不是將校園用網絡形式搬進網絡就萬事大吉。它是用網絡技術全面而又形象、直觀而又具體、深刻而又豐富、細致而又嚴密地展示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
作為構建網絡化校園文化體系,首先是特色網站的建立。近些年來,校園網絡方興未艾,校園網站多如牛毛,這說明網絡已經深入人心,這是一件好事,也正說明時代的腳步正大步向前。但仔細一分析,大多數校園網只是簡單的新聞偉傳聲筒,或者只是學校說明書。內容無非是學校簡介、校園時事、機構設置、教學園地、校友會論壇等。當然也有眼花繚亂的,圖片、視頻、動畫等滿天飛。網絡技術的運用可謂嫻熟,然而看不到一種文化的積淀,看不到一種深邃的思想。沒有一種整體的構思,沒有一種嚴密的邏輯,沒有一種深刻的內涵。讓人摸不著頭腦,理不清頭緒,抓不到要害,總有一種隔靴搔癢之感。 筆者以為校園網站當成為特色的網站,應當展示校園與眾不同的東西,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東西。它應該把學校獨特的、新穎的東西展示出來。而決不能人云亦云,重復抄襲。就一所中學而言,有的歷史悠久,有的大師云集,有的底蘊深厚,有的環境幽雅,有的人才輩出,有的理念先進,有的成就斐然,不一而足。既然如此,校園網站就應該在某個方面或某些方面做足文章。如底蘊深厚體現在哪些方面?就必須在網站上充分地展示出來。觀眾可以通過文字說明、圖片展示、視頻觀看等全面、深刻而又透徹地了解。就拿我校而言,通常形容為“千年辦學淵源、百年辦學歷史”,“承千年文脈,鑄百年輝煌”。要展示的東西太多太多,我校網站一方面有歷史的回顧,現實的展示,新舊的對比,另一方面有脈絡的梳理,層次的分布,點面的結合,任何人通過網絡可以很清楚而又全面了解它的過去、現在甚至將來的脈絡。不是一個點,也不僅一條線,也不僅一個面,而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立體地感受,文化的因子貫串到網站的各個地方。
如果說特色網站的建設是網絡化校園文化體系構建的一條主渠道的話,那么個性主頁就是網絡化校園文化體系的一條重要支流。透過特色網站能夠全面展示文化體系,通過個性主頁就可以透徹了解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當觀眾只需了解某一側面時,就可以通過某主頁去感知。還是拿我校來舉例吧。我校遠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的文定書院。而這又是湖湘文化的發源地(關于湖湘文化的起源、發源地有幾種說法,這里取通常的看法),這里底蘊深厚,這里人文蔚起。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主頁形象而又直觀地加以展示。首先有文定書院的文字介紹,這當中還把各個歷史的文人雅詠一一列出,如明代嚴嵩《胡文定故居二首》、曾朝節《文定書院》、錢邦芑《春秋樓記》(春秋樓為文定書院內主要建筑,是胡安國著《春秋傳》之地,因此得名)、清代曾國藩《重修胡文定公書院記》、各個時代的楹聯[2]等等。接著有各個不同歷史的建筑圖片展示,又有音頻(音樂和文字說明錄音)、視頻(現代景觀的錄像)可以點擊欣賞。觀眾可以從這一組主頁中清楚在了解文定書院的發展脈絡,理清歷史發展的必然,從而增長知識,增加閱歷。
總之,一個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時代已經來臨。校園文化也在不斷地往縱深發展。網絡化校園文化也已經在中學校園大量出現并形成各自的特色,這是可喜的,也值得慶賀。有著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引,我們相信網絡時代帶來的必將是更大的收獲,帶來的必將是滿園桃李芬芳。
[1]見《中學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初探》寶應縣安宜高級中學
[2]見《南岳詩文聯選萃》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