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化中的人口問題及對策思考
張沖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全面建立,我國逐步放開了原有對人口流動的控制,大量農民工流向了城市,城市化進程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但是同時也伴隨了一系列有關人口、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人口方面探討,對人口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人口問題,進行了認真多方面的分析思考,并提出幾點建議,望有利于促進我國當前正在推進的新型城市化的發展。
一、新型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新型城市化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傳統城市化提出的,在中國,傳統城市化是城鄉之間不協調的發展,城市沒有帶動郊區的發展;城市內部也存在較大的貧富差距;城市分布不均衡,大城市集中發展,造成其房價遠遠高于其他中小城市;人口、經濟、資源、環境也形成了較大的沖突。針對這些弊端,我國在城市化集中飛速的時期,提出并逐步實施新型城市化的道路,這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利國利民的好方針,所謂新型城市化是指立足基本國情,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以全面協凋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市場機制為主導,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功能完善、經濟高效、社會和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鄉互促共進的城市化發展道路。新型城市化對人的要求也突破了傳統城市化,單一的人口從鄉村到城市轉變的過程,“新型”兩個字也注定了對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等多方面的要求。
二、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口問題
1人口數量的均衡問題。目前我國人口數量雖然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人口生育水平呈現嚴重的不平衡趨勢。農村地區生育率較高,城市卻較低,且差距加大。貝克爾從孩子收益曲線的角度,證明了經濟條件好的家庭重視孩子的質量,輕視孩子的數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人口逆淘汰”的觀點(穆光宗等,1993)。“人口逆淘汰”導致城市人口相對增長緩慢,而農村人口增加迅速,加大了人口城市化的力度,增加了新型城市化的難度。
2人口素質依然較低。人口素質的內涵包括人口的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人體素質方面主要是出生人口缺陷嚴重和殘疾人口基數大,我國每年新增80-120萬例出生缺陷兒,各類殘疾人總數達8296萬人。殘疾人口給社會增加了巨大的負擔,每年國家要拿出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解決他們的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對于新型城市化的推進,起到了很大的阻礙。科學文化素質主要從教育方面討論。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教育有了很大進步,平均受教育年限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8.7年,但是相比發達國家仍然差距較大。目前各國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為4.9%,發達國家平均為5.1%,欠發達國家為4.1%,而我國的比重一直處于4%以下。
3人口結構的問題。當前人口結構最大的問題是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性別比的嚴重失調。計劃生育實施以來,我國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人口老齡化的急劇上升。1999年60歲以上老年人數超過10%,我國正式進入老年型社會,2009年這一比例到達了14%。伴隨老齡化的加劇,對于當前并不強大的國家和并不富裕的國民來說是一大難題,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較差,需要投人較多的醫藥物質;老年人生活料理困難,需要有人照顧;老年人心理問題較多,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因此,要建設新型城市化,務必處理好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自80年代實施嚴格一胎化的計劃生育生育政策以來,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據統計,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1982年為108.5,1990年為111.3,2000年為116.9,2005年為118.9。這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它的出現對新型城市化的建設將帶來極大的危害和嚴重的后果。
三、對策思考
1要在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過程中,開展多形式、大規模的普法宣傳、咨詢活動,使法律法規家喻戶曉。即尊重人民群眾作為計劃生育主人的地位,又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全國計生系統要會同有關部門廣泛開展政策服務,切實做到生育政策宣傳到家、服務到人,真正將人口數量穩定在合理范圍之內。尤其是農村地區做好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的宜傳,獎勵獨生子女戶,對獨女戶實施經濟補助。
2重視教育,開展學校教育后多樣化的培訓,大力推進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換,為新型城市化提供更好的人力保障。我們要加強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學校的教育是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換的重要方式,但它也只是一個過程,并不是說完成了教育,就從資源轉換成了資本。學校教育畢竟大多數時候是在校內,因而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軌,需要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工作,政府和企業結合起來重視對他們的實際培訓。新型城市化以工業化為動力,就需要一大批擁有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教育和培訓是兩種很好的方式。此外,廣開就業門路,緩解人口就業壓力,為新型城市化的推動提供更好的經濟保障。
3合理治理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和解決老年人口市民化的問題。人口性別比的失調,帶來了不少的社會問題,不利于新型城市化的建設,所以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建立和完善目標考核機制;嚴厲打擊各類非法性別鑒定;在就業方面,完善我國女性就業保障制度,做到男女公平合理。新型城市化一個主要特征是城市人口市民化。當前城市老年人口大大增多,而老年人口的市民化問題也是值得關注的。許多老年人生活范圍狹小,即使居住在市中區,可能也很少出門,形成城中信息化的邊緣人。對于老年人的生活,不僅要給予經濟保障和照護保障,精神生活方面也要重點支持,提高老年人的市民化程度。
綜上所述,在我國新型城市化的建設中,要認真處理好人口方面的問題,只有人的問題解決好了,經濟才能進步,社會才能發展,新型城市化也才能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