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高師聲樂教師的職業素養
焦艷
[論文摘要]高師聲樂教師是從事聲樂教學的專門人才。在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的職業修養、聲樂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培養合格音樂人才的關鍵。文章從高師聲樂教師的基本素養、專業能力素養、知識結構等幾個方面對高師聲樂教師的個人素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論文關鍵詞]聲樂教師職業素養專業能力
一、高師聲樂教師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
音樂是人們心靈的聲音,而作為音樂中一個重要部分的人聲則是最能表達人的內心,因它所借助的樂器是人體本身,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即席而歌,它是抒發情感,塑造優美靈魂的工具。可以這樣說,歌唱在所有的音樂表演形式中是最親切、最美妙、最富感染力的。同時歌唱應用又非常廣泛,并有極強的群眾性。高師聲樂教師,就是教學生如何運用好自己的嗓音、如何塑造和掌握好一個性能良好的人聲樂器,以及教學生如何理解好、處理好、表現好各種聲樂作品的專門教育工作者。學生經過聲樂課的正規訓練,掌握科學的唱法,擁有扎實的基本功就會使歌唱更加自然,更能通過歌唱表達心聲。聲樂教育的作用在于通過科學、有效的辦法盡最大的可能性開發人聲的潛力,逐步提高人們的歌唱能力和水平,實現人聲音樂的社會價值。
二、高師聲樂教師要具備的基本修養
1.思想品德修養。高師聲樂教師應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為人師表,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教育影響學生。高師聲樂教師要熱愛音樂教育事業及聲樂教學本職工作,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精益求精,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2.教育科學知識的修養。高師聲樂教師是聲樂教學的主導者,除了要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教學知識與技能外,還要具有教育科學知識的修養以及研究教育規律及教育原理的能力。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與理論,同時要結合聲樂教學的特點把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全面發展。
3.文化藝術修養。高師聲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文學知識和藝術修養。聲樂教學的內容除技能訓練外,還涉及古今中外名曲和歌劇選曲。一首好歌的歌詞本身就是思想性和文學性較高的詩詞作品。歌劇選曲,要求教師掌握歌劇的劇情、人物、背景等方面的知識和內容。另外,聲樂藝術還和其他姊妹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高師聲樂教師還要理解和掌握其他姊妹藝術的基本規律和特征。
三、高師聲樂教師要具備的專業能力
1.音樂閱讀能力。高師聲樂教師要有面對新樂譜能夠快速閱讀的能力,包括高度準確的音準、節奏、多聲部和聲的辨別能力。這種能力使教師能自如地駕馭學生的演唱,辨別他們的聲音。
2.本學科聲樂教學能力。聲樂教學的特殊性對聲樂教師在專業能力上提出多方面的要求。在教學中,聲樂教師要熟練掌握聲樂技術、聲樂理論、教學理論,同時,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聲樂教師要有勝任不同聲部教學的能力,教師在熟練掌握自身聲種的教學外,還要掌握其他聲種的教學。教民族聲樂的教師除了掌握民歌、戲曲、曲藝、說唱等民族音樂知識外,還要學習美聲發聲的基礎訓練;教美聲的教師也要學習民族民間的演唱風格。教民族和教美聲的要能橫跨這兩個專業去實踐、探索,以發展中國的聲樂藝術為己任。 3.鋼琴成譜伴奏能力與即興伴奏能力。鋼琴成譜伴奏能力與即興伴奏能力是聲樂教師必備的教學能力之一。高師的音樂教育在聲樂教學上區別于專業音樂學院的地方在于高師的聲樂教學一般每周只有一節課,教師要在一節課的容量中完成發聲與歌曲處理兩部分內容(專業音樂學院的聲樂課是一周兩節,一節發聲,一節歌曲處理,有專門的鋼琴伴奏),歌曲處理時無專門的鋼琴伴奏需教師自己彈奏,這就要求教師本人具備一定的鋼琴成譜伴奏能力與即興伴奏能力。好的鋼琴伴奏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感覺,能使學生在演唱時情緒更加飽滿、更有激情。可見,在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鋼琴伴奏的能力對聲樂教學起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對學生歌唱技能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4.舞臺藝術實踐能力。聲樂藝術是一門知識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學生掌握的知識本領要通過藝術實踐來驗證和提高。聲樂藝術實踐是聲樂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聲樂教師必須組織和指導好學生的聲樂藝術實踐,同時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聲樂藝術實踐的質量。另外,聲樂教師要有較好的演唱實力,必須能夠對自己的嗓音控制自如,能夠用聲音示范,身體力行,直接產生教學和藝術效益。但同時也要注意,教學與演唱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歌唱家的著重點在“唱”上,聲樂教師的著重點在“教”上。作為一名高師聲樂教師,不僅自己要學唱,還要留意別人的唱、教,要從教學的角度去學習、思考、總結,不斷加強舞臺藝術實踐能力。
5.鑒別不同聲音的能力。高師聲樂教師要練就一副鑒別不同聲音的好耳朵。聲樂教師的最終目的是改變學生錯誤的聲音概念,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所以,作為高師聲樂教師一定要“多聽”。各個聲部的歌唱都要聽,逐漸積累后就能分辨出好和不好的聲音。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周小燕先生曾經用她的耳朵仔細判斷后把她的學生廖昌永由唱男高音聲部改為唱男中音聲部,而后者現在已經成為蜚聲國內外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由此可見,聲樂教師擁有一副好耳朵對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6.科研能力。作為高校聲樂教師,應該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思想跟上音樂教育改革發展的步伐,主動了解、學習和吸收一切有價值的音樂教學觀念和方法,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地總結教育改革的新經驗,學習運用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新方法進行聲樂教育實踐的研究,以科研帶教學,這是當代高師聲樂教師所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
四、高師聲樂教師的知識結構
1.聲樂教學的技術與理論。聲樂教學的技術與理論主要包括歌唱的基本理論,聲樂訓練的方法、步驟,聲樂藝術的表演特征、歌唱心理,聲樂藝術實踐的組織與指導,歌詞的文學知識、歌劇作品背景,與聲音訓練相關的生理結構、嗓音保健等。
2.音樂教育的基本理論與相關知識。音樂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除了具有教育的特點和基本規律外,還具有許多特殊性。這些特殊性涉及音樂創作、音樂表演的專業理論,音樂教育的內容與形式,音樂教育的功能與作用,音樂教育的特點與規律,中外音樂教育的發展歷史,音樂教育心理學,音樂教學的方法、原則、過程和基本理論等。
3.教育的基本技術與基礎理論。教育的基本技術與基礎理論主要包括教育的發展歷史,教育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教育的目的、制度、管理,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論等。
總之,高師聲樂教師作為聲樂知識的傳授者、聲樂能力的訓練者、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美好靈魂的塑造者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更新、補充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加強自身的職業修養,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高師聲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