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實習報告--廣東南方電視臺都市頻道
佚名
實習單位:廣東南方電視臺都市頻道
實習時間:2005.07.10~2005.08.20
IN 實習
-- 南方電視臺實習報告
實習讓我成熟,也讓我從新認識自己。
一切從《 IN 一派》開始
《 IN 一派》是我實習的開始,永遠沒有結束之時。
《 IN 一派》是南方電視臺都市頻道三大品牌欄目之一,它是一個緊跟潮流,追蹤時尚的資訊類節目,逢星期六、日晚上 7 點 10 分播出。星期六的節目圍繞美麗而展開,以潮流資訊為主,好玩為輔,節目內容包括 IN 速遞,美麗大變身和潮流搜店三大部分。而星期天的節目則以真人秀表演為主要形式,在娛樂搞笑的氣氛中帶出讓人思考的社會問題。《 IN 一派》播放的時間并不長,只有 20 分鐘,但不要小看這 20 分鐘,短短的 20 分鐘凝聚了《 IN 一派》所有成員的心血和汗水。
對于我們實習生來說,在短短的實習時間里,了解電視臺的節目制作流程顯得至關重要。與《城市特搜》和《今日一線》等新聞性較強的節目不一樣的是,《 IN 一派》很重視前期的策劃和準備工作,因為前期工作的策劃和準備充分與否直接影響到節目出來的效果和質量,但是,在《 IN 一派》里缺乏的恰恰是優秀的前期策劃的人才。我想,不僅僅是《 IN 一派》,很多行業和企業,都缺乏優秀的專業策劃人才。
我們到《 IN 一派》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二的早上 10 點,都市頻道的羅總隆重其事的參加了《 IN 一派》的例會。由于羅總的參與,我的心情莫明的多了幾分緊張,也有點拘謹。針對如何改變《 IN 一派》最近的收視低迷局面,大家都各抒己見。顯然,羅總最關心的是節目的定位和收視,羅總表示,只要收視好,什么好的 Ideas 她都可以接受、洽談,她還鼓勵我們實習生要多提建議和意見,希望我們的加入能夠與整個欄目組擦出新的火花,帶出好的創意。
但是因為受到節目的固定思維的限制,《 IN 一派》的同事似乎都沒有什么新點子和好的創意,會議的僵局一直都沒能打破。大家的沉默和無定向的眼神讓我有窒息的感覺,我心里既擔心又著急,同時又夢想著如果自己能夠想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主意該多好,可是當時的我對于節目還不怎么了解,什么解救方法都沒想到。
后來的例會不斷地有些新點子提出,我的緊張和拘謹感也慢慢得到了舒緩,積極的參與到討論之中。為了迎合受眾的需要,《 IN 一派》慢慢的走上改革創新之路。
通常來說,星期一是都市頻道全體人員的例會,《 IN 一派》的同事也要求準時參加,不然會扣錢的喔(扣錢的條款是由《 IN 一派》欄目組自行通過的,主要是督促各同事按時參加每星期一次的重要例會,扣得的錢將用作聚餐費或直接撥入其他沒有遲到同事口袋,我覺得這種罰款條例還挺有意思的)。會議雖然簡短卻非常重要,會議通常由三位總監一同負責,主要是宣讀臺里的一些要事和人員變動,并且對上星期節目的總結和對下星期節目的要求和期待。也就是說,每星期一早上,都是都市頻道人氣最旺的時候。第一天正式進入臺里實習,我們就參加了例會,會議上,讓我備覺親切的是羅總親自向頻道的同事介紹了我們,自自然然地,我覺得自己就成為了里面的一份子,融入了一個大家庭。
《 IN 一派》的內部會議定在每星期二早上 10 點,內容主要是商討下星期節目的選題。對于如何突破《 IN 一派》現有的節目形式從而提高收視率依然是會議的重點內容,斌少說過,他比較過 IN 一派多個星期來的收視,發現做的好的幾期收視不一定好,但是做得不好的那幾期收視一定差。這句話包含著一個道理,唯有把節目做好才能保證收視繼而提高收視。
選題定下來后,就到了籌備拍攝的工作細節中。一般是負責當期節目(以真人秀節目為例)的編導負責從前期策劃到拍攝再到后期制作的全過程,時間跨度大概就一個星期。在時間的運用和分配上,各編導也大致相同,通常是星期三定下劇本的具體細節和其他準備工作,例如與廣告公司聯系演員,準備需要的道具,預訂拍攝用的機器和外出用車等。如果星期四有檔期,通常會在星期四完成拍攝的工作,已備有更充分的時間做后期制作。接下來的時間一直到下星期五的審稿 Deadline ,編導都會在編輯室工作,完成片子的后期制作。最后通過總監審批一關就可以順利在星期天的節目里播出。
大致的工作流程就是如此。而我們平常的工作也是圍繞著節目展開,從寫劇本,外出拍攝,片子的后期制作到抬器材,拿快件,買外賣我們都會涉及。我更多的時候會在編輯室看編導工作,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幫著寫解說詞和用 Photoshop 處理照片,工作的難度不會很高。
Maybe (一切皆有可能)
還記得第一天進臺里工作,對于任何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在一切未知因素的包圍之下,我變得有點羞澀卻又滿懷激動的情緒。曾經在南方都市報實習過的我,心里不免對兩者打起算盤,一一比較。
年輕是兩個媒體給我最直接的印象。融合在群體里面,我甚至覺得自己老大不小了,突然有種沖動覺得,自己也是應該要快點出來為人民服務啦!
在南方都市報,每一個記者的桌上都配備一臺電腦,方便記者寫稿工作。我以為相同的情況會在電視臺看到,但結果出乎我的意料,辦公室里的電腦并沒有想象的多。后來了解了才知道,所有重型裝備都在六樓的編輯室里,一個我們實習生盼望著進去大開眼界和學習的地方。
作為實習生,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是不敢遲到早退的,但其實在媒體工作的記者是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的,只要自己靈活運用,合理分配,準時有效的把工作完成,上級是不會理你是否朝九晚五。
相對于電視媒體,報紙媒體對于記者的文字駕馭能力要求更高。在我看來,電視臺的文字大多都是為畫面服務的,是對畫面的補充和說明,并沒有報紙媒體對于文字的要求嚴格。而且相對于電視媒體,在報紙工作的記者的平均學歷比電視臺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