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新義詞語的多維考察
郭伏良 白云霜
[摘 要]詞語增加新義項是社會發生演變,詞匯系統與其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之間打破原有相對平衡的結果,是詞匯系統在增加新詞語的同時,充分發揮和利用語言材料表達潛力的體現。對《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版與1996年版進行比較后,發現有350余個在原義基礎上增加新義項的詞語。對這些新義詞語從詞匯學、語義學、社會學的角度進行考察可以發現,它們在詞匯類型、音節、詞性上各有特點;其產生新義的途徑可以分為修辭法和非修辭法兩類;當代漢語詞語新義從多方面映現出時代特征。 [關鍵詞]詞匯;新詞義;《現代漢語詞典》
Abstract:A word acquires new meanings as a result of social evolution that breaks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lexical system and social activities it reflects.It indicates the full exploration of the potential capacity of expression by the lexical system while it accepts new words.Compared with the 1996 edition,there are about 350 words that acquires new meaning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 (2005 edition).A survey of these new meanings from the angles of lexicology,semantics and sociology shows that the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in type,syllable and parts of speech distribution.New meanings are produced through either rhetorical means or non-rhetorical means.The new meaning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rds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time from various aspects.
Key words:lexicons;lexical meaning;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改革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蓬勃發展推動了語言的變化,涌現了一大批新詞新語,其中包括為數眾多的在原義基礎上增加新義項的詞語(以下簡稱新義詞語)。詞語增加新義項是社會發生演變,詞匯與其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之間打破原有相對平衡的結果,是詞匯系統在增加新詞語的同時,充分發揮和利用語言材料表達潛力的體現。本文擬對2005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增加新義項的詞語進行詞匯學、語義學、社會學的多維考察。 一 通過對《現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現漢》)2005年版與1996年版的比較,我們統計出350余個新義詞語,從詞匯類型、音節、詞性3個方面進行定量分析,力圖揭示新義詞語的一些規律性特點。 (一)新義詞語的詞匯類型分析 詞匯從使用范圍來看,可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全民普遍使用的詞語,可稱之為“普通詞語”;一類是在一定地域或一定范圍中使用的詞語,如方言詞、行業語、隱語、外來詞等,可稱之為“特殊詞語”。從新義詞語的分布來看,有的是普通詞語產生新義,如“步伐、盤子、頂風”等;還有一部分是特殊詞語產生新義,又分為3個小類型:行業語泛化增加新義,方言詞產生新義,外來詞產生新義。本文主要分析特殊詞語產生新義的情況。 1.行業語泛化增加新義,這是新時期以來既有詞語增添新義非常突出的現象。據統計,發生語義泛化的行業語有119條,占新義詞語總數的34.0 %。這部分行業語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1)醫學,如“硬傷、打預防針、脈搏、把脈、放血、暴瀉、小兒科、殺毒”等;(2)金融行業,如“本位、翻盤、升值、透支”等;(3)物理學,如“盲區、反彈、驅動、能級、蒸發、觸電、含金量、內聚力”等;(4)地質地理學,如“品位、板塊、高峰”等;(5)軍事航天領域,如“硬著陸、搶灘、登陸、對接、開戰、前衛、入侵、主攻、助攻、服役”等;(6)生物學,如“生長點、變態、變異、激活、變性、病毒”等;(7)商業領域,如“兜售、專賣、上市、包裝、回頭率”等;(8)體育界,如“沖刺、紅牌、黃牌、跳水、出局、底線、叫停、開局、摸高、搶點、時間差”等;(9)交通行業,如“站點、首班車、跑偏、通票、客流、全天候、頭班車”等;(10)生產建筑業,如“安全系數、打造、構架、防火墻、馬賽克、接軌”等;(11)文教藝術領域,如“大手筆、淡入、重頭戲、走臺、淡出、文件、傾向性”等。 2.方言詞產生新義,本文中的方言詞是指已進入普通話邊緣,但尚不完全具備共同語性質的方言詞。這些詞在《現漢》一般用“<方>”表示。據統計,產生新義的方言詞語有12條,占新義詞語總數的3.4%。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方言詞自身產生新義,如“生猛、膈應、雪藏、傻帽兒”;一是方言詞義以新義項出現在與其同形的普通詞語中,如“翻車、男生、女生、非禮、老大、料理、炒、管道”。 3.外來詞產生新義,隨著外來詞的大量借入,部分外來詞在漢語環境內產生了新義,還有個別普通詞語通過吸收外來詞義增加了新義。這些詞語有7條,占新義詞語總數的 2%。它們絕大部分來自英語音譯詞,也有來自日語的借形詞。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外來詞自身產生新義,如“拷貝、克隆、馬賽克、拜拜、黑客”;一是外來詞義以新義項出現在與其同形的普通詞語中,如“人氣、寫真”。 (二)新義詞語的音節分布特點分析 據統計,在350個新義詞語中,有單音詞8個、雙音詞304個、三音詞35個、四音詞3個,分別占新義詞語總數的0.9%、86.9%、10%、2.3%,符合漢語雙音化的總體趨勢。漢語雙音復合詞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結構上可以利用有限的語素材料,用不同的搭配方式,靈活地組合出大量新的復合詞;在詞義上,可以充分利用單音詞的意義基礎,或概括抽象,或比擬形象,使復合詞表義鮮明、傳意準確、音節和諧、色彩豐富。 (三)新義詞語的詞性分布特點分析 語法與詞匯有著密切關系。詞的語法意義進入實詞,同實詞的詞匯意義緊密結合在一起,是詞義的一種組成要素,語法對詞匯的作用如此重要,研究詞語新義就不能不顧及語法,特別是詞性。據統計,在具有新義的350個詞語中,名詞123個,占35.1%;動詞124個,占35.4%;形容詞6個,占1.7%;兼類詞97個,占27.7%。新義詞語中名詞與動詞的數量較多,說明在詞的使用方面兩者都比較靈活。這與社會生活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隨著新事物、新現象的大量涌現,出現許多新的行為方式。為了交際的需要,必須通過創制新的詞語或使既有詞語派生新義,表事物的新義名詞和表動作行為的新義動詞便應運而生。新義詞語的兼類特征較明顯,體現了人們靈活運用語言這一時代語用特征。 二 詞語產生新義的途徑,可分為修辭法和非修辭法兩大類。通過分析350個新義詞語,我們發現:修辭法是本時期詞語派生新義的主要途徑,并體現出3個特點:(1)產生修辭義的詞語數量多,據統計,350個新義詞語有186個是通過修辭方式產生的新義,占總數的53.1%;(2)造成新義的修辭手法多,主要有比喻、比擬、借代、委婉、別解等;其中運用比喻產生新義的詞語有99個,占修辭法產生新義詞語總數的53.2%;(3)修辭新義使用頻率高,我們通過人民網對45個增加修辭新義的詞語進行檢索,發現修辭新義在用例中的使用率均在50%以上,部分詞語如“出爐、反彈”等詞的修辭新義的使用率高達90%以上。許多修辭新義已成為詞語的主要義項,而原義退居次要義項,較少使用或基本不用。 (一)修辭派生法 1.比喻法,指詞語通過比喻運用而產生新義的方法。如:“垃圾”,原義是臟土或破爛東西,新義比喻失去價值或有不良作用的事物。再如“旗艦”,原義指某些國家的海軍艦隊司令所在的軍艦,因艦上掛有司令旗所以叫旗艦,新義比喻起帶頭主導作用的事物。其他如“大手筆、菜單、防火墻、重頭戲、晴雨表、籌碼、接軌、牽手、試水、封堵、兜售、出局、扳倒、下課、縮水、遙控、把脈”等都有新的比喻義。以往研究者曾指出,給比喻性轉移提供特別豐富的詞語材料的是有關身體、天象、動物、服裝等的名稱。現在看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比喻法在單義性為主的行業語中大顯身手。據我們考察,在99條通過比喻法產生新義的詞語中,行業語有48條,占48.5%。 2.比擬法,指詞語通過比擬運用而產生新義的方法。如“服役”,原義是服兵役,也指運動員等在專業崗位上服務,新義比擬武器裝備正在使用,也指交通工具、設施等正在使用。再如“磨合”,原義指新組裝的機器,通過一定時期的使用,把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跡磨光而變得更加密合,新義比擬人與人之間在彼此合作的過程中逐漸相互適應、協調。其他如“摸高、跳水、搶灘、充電、分流、透支、殺毒、透明、啟動”等都有新的比擬義。 3.借代法,指詞語通過借代運用而產生新義的方法。如“帆船”,原義為利用風力張帆行駛的船,新義借指利用風帆力量推動船只在規定距離內比賽的一種體育運動項目,以工具代事物名稱,于是產生了“體育運動項目”這個新義。其他如“皮劃艇、摩托艇”等都有新的借代義。 4.委婉法,指詞語通過委婉運用而產生新義的方法。如“拜拜”,原為客套話,相當于分手時說“再見”,新義婉指結束某種關系(有時含詼諧意)。新義用法比“分手”或“斷絕關系”等詞要含蓄得多。再如“強暴”一詞的新義突出了其字面意義“強迫、兇暴”,回避了“強奸”一詞可能帶給受害者的語感尷尬。委婉新義的特點是:原義中某些義素(顯性義素或隱性義素)在新義里被強化或突出了;同時,在語氣、色彩等方面又比所“借代”的詞語程度輕,這就使人們在用這些詞語指稱不宜直說的事物時,可以用新義做掩飾,避免感覺或心理上的不適。 5.別解法,指詞語通過別解運用而產生新義的方法。其作用是引發人們聯想,獲得新穎幽默的語趣。如“觸電”,原義為人或動物接觸較強的電流,新義為參加拍攝電影、電視片等(多指第一次)。原義的“電”是“電流”之義,新義的“電”作“電影、電視”之解。類似的詞語還有“熱線、能級、潛能”等。別解法因其俏皮、風趣備受年青一代喜愛,特別是在校園流行語中,別解新義占很大比例。例如時下流行的“奔馳250”(指某人“笨、癡、二百五”),“早戀”(指“早上鍛煉身體”),“白骨精”(指“作為骨干和精英的白領”)等。 (二)非修辭派生法 1.特指法,是用原來范圍較大的詞去指稱在這一范圍內某一特定的事物,從而產生新義的方法。特指法增加的新義,在《現漢》中一般注以“特指”兩字。如“插足”,原義指參與某種活動,新義特指第三者與已婚男女中的一方有曖昧關系。再如“嚴打”,原義是嚴厲打擊,新義特指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其他如“血檢、情人、外援、男友、人物”等都有新的特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