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淺析老子“無為”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啟示

梅瑞芳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著眼點是啟發人的思想覺悟,增強人的社會責任感。在如何實現高校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注重對傳統文化的探討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過對老子“無為”思想的分析,探討了老子“無為”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諸多啟示。

【關鍵詞】“無為”思想 老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者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因此,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是當前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古代優良傳統對其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僅五千言的《道德經》一書蘊含著豐富的指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尤其是其中備受推崇的“無為”思想,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帶來了有益啟發。

1 老子的“無為”思想

“無為”思想在《道德經》中被多次提到,如“為無為,則無不治”(《道德經》3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道德經》57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道德經》63章)等等,可見其分量之重。

其中,老子極力強調“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2章),意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應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事務,實行“不言”的教化。但是老子的“無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強加干涉或強作妄為,讓受教育者自由發展,達到“不為”之境的有所作為。

由此可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管理者不應該靠發號施令或用校規校紀來約束、干涉受教育者自然發展,而是應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資質的提高來潛移默化地引導受教育者,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 老子“無為”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啟示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認知能力、工作能力、為人處事能力、應變能力以及素質修養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科學發展。挖掘老子思想中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精華仍有很重要的意義。

2.1 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擁有母性胸懷

(《道德經》2章),“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意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擁有母性廣闊的胸懷,應該注重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讓受教育者自然發展變化,不應將他們占為己有;如果當他們有所成就不能自恃有恩,更不能認為這是你的功勞而要求報答。汶川地震中,民主中心小學袁文婷老師一次次沖進危險的教室,用柔弱的雙手抱出了13個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沖進去時,教學樓轟然倒塌,年僅26歲。在地震中這樣置生命于不顧的老師還有很多,她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用自己的身軀把孩子們緊緊的保護起來,而自己卻沒和親人做最后的道別。曾經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2.2 思想政治教育者應保持沉著冷靜的思維方式

老子以達到“無為”思想,成為“圣人”,作為教育、管理的最高宗旨。“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老子強調要辯證全面地看待困難和容易的相互關系。他指出處理困難的事情要從容易之處入手,實現大的目標要從細微之處著手。由此,老子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沉著冷靜,切不可頭腦發熱、心智迷失、好高騖遠。

老子同時啟迪受教育者只有腳踏實地,時刻保持“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精神狀態,從點滴做起,于細微處見精神,于持久中見毅力,才有望克服前進道路中的坎坎坷坷,做到事業有成,對社會有所貢獻,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3 加強思政干部的隊伍建設

2.3.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這一過程是循環往復的,首先要通過理論指導做什么?如何做?其次通過實踐見證理論的正確性、科學性,通過實踐發現理論的不足再對其進行分析改進;最后再通過理論指導實踐,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理論與實踐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思政干部要在遵循黨的方針政策的前提下,認真學習有關本部門的理論知識,創新方法,始終以提高效率為目的。

2.3.2 監督評價機制與素質修養提高相結合

無規矩不成方圓。加強監督評價機制大大提高了思政干部隊伍建設的保障性,但是最根本的還需從干部自身著手。老子說道“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意思是統治者實行無為而治,戒欲戒奢,不多事擾民,自然會影響百姓,使他們也能遠離驕奢淫逸,自然順化成淳樸之人。因此,作為思政干部,應時時刻刻加強自身素質修養的磨練,化被動為學生服務為主動為學生服務。

2.4 加強受教育者的意識教育建設

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充分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每個思政干部的基本要求。受教育者只有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之所在,才能更好地配合領導干部執行每一項任務。因此,加強受教育者的意識教育建設至關重要。

2.4.1 灌輸與滲透相結合

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在遵循他們的身心規律和市場規律的基礎上,不僅要采用灌輸方法,更要注重采用隱蔽性、滲透性的教育管理方法,改外力強制為循循誘導,摒棄空洞說教,引導受教育者自省、自知。除此之外,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添加一些柔性的因素,使組織靈活化、制度非剛性化、方法情感化、影響無形化、人際關系和諧化。

2.4.2 遵循與創新相結合

教育受教育者在遵循規章制度的前提下,還應鼓勵他們開發創新思維。一成不變的老規矩、老方法已經完全不適應改革開放以來的全球化市場經濟戰略,“落后就要挨打”,要讓受教育者意識到危機感,化壓力為動力,努力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創新方法,解決問題。并應對有成績的受教育者給以獎勵,以此來帶動其他受教育者的上進心和動力。

總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不應只注重規章制度上的完善,更應關注思政干部和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只注重規章制度的完善,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形式化、規章化,缺乏創新,因此,加強思政干部和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質和能力建設尤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加強教育引導,要在肯定個性、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基礎上,認清當前形勢,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的意識。

[1] 吳曉華,徐曉放.“以退為進”是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徑[J].德育研究,2006年8月第24期第69頁.

[2] 吳維真,黃立群.《道德經》教育思想探析[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第33頁.

[3] 原著.老子 撰.黃樸民《道德經講解》[M]岳麓書社出版,2005年3月第1版.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