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螃蟹悄悄爬上O2O營銷平臺 線上線下一起賣鮮貨
佚名
:又到“秋風起,蟹黃香”的季節。今年,許多消費者并不著急去連鎖專賣店搶購陽澄湖大閘蟹,而是在網上訂購蟹券,然后到了中秋節坦然地去專賣店選購大閘蟹。
如今,不出家門便可以在網上購物,已經從時尚成為了一種消費習慣,在網購商品中,消費者多以購買保質期較長的產品,如服裝,化妝品,電子產品等。近些年來,當你在淘寶,天貓,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上輸入“大閘蟹”時,你會發現,現在連螃蟹這樣的鮮貨也悄悄爬上互聯網了。對此,消費者不禁會產生疑問:這些東西還會鮮活嗎?送到手里的貨物還會像網上一樣嗎?人們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擔憂在鮮活產品上顯得尤其濃重。
O2O,線上線下一起賣鮮貨
在網上有過消費經歷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購買一件商品時,通常是將錢打入支付寶之類的付款體系,由淘寶等電商交易平臺作為第三方代為擔保,當我們通過快遞收到貨物并且滿意時,支付寶等就會將貨款打入商家賬戶中。這是一般性的電子購物交易模式,但這種交易一般只局限在非鮮活產品上,像螃蟹、果蔬、鮮花之類保質期較短的鮮活產品,直接在網上C2C或B2C交易的不多見。
可是近來,這類鮮活產品的交易在網上多了起來,甚至成為火爆的交易盈利模式。經記者仔細觀察,這主要得益于一種全新的電商交易模式,即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模式,也就是一種將網絡營銷與實體店營銷相結合的模式。
目前,O2O鮮貨營銷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上海“廚易時代”模式。線上交易,線下自行取貨。在接到訂單后,“廚易時代”的中央廚房根據訂單統一配制,然后全程冷鏈運送到各個社區配送站,最后社區消費者自行取貨。或有些電商與小區便利店合作,為便利店配置冷柜,消費者線上下單,線下到便利店提貨。二,“亞馬遜”模式,線上交易,然后與消費者協商時間,由快遞統一上門配送。第三,杭州“王氏水產”式的O2O模式,線上交易,線下消費者就近到連鎖專賣店自行取貨,即同時進行網上銷售和實體店營銷,且實行線上線下統一價格的原則。
據“王氏水產”董事長王志強介紹,王氏是從2010年正式開始O2O的銷售模式,一方面在網上銷售蟹券,另一方面則以實體店為依托,讓消費者就近上門取貨,親自挑選,重新過秤,保證質量。開始,王氏也學其他電商一樣,由消費者網上訂購,他們委托快遞送貨上門,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品嘗到鮮活的陽澄湖大閘蟹。可是,不久,發現有兩大問題難以克服:一、與消費者接貨時間難以協調。消費者大多要上班,希望快遞公司一早一晚配送貨物,而他們公司和快遞公司要保證24小時配送,則必須支付巨大成本,而且所有環節在銜接上也難以保證;另外,有時送貨上門時,消費者有事臨時外出,則鮮貨不能保持鮮活,損耗極大,糾紛也多;二、網上網店繁多,魚龍混雜。一些網店不負責任,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欺騙消費者,而且還惡意打價格戰,擾亂市場。比如,4兩重的大閘蟹,別說陽澄湖品牌的,即使一般的品種也是600元一箱(4對),而有人在網上叫賣200元一箱,肯定是缺斤少兩,以次充好。這些偽店多了,也影響了他們這些品牌店的聲譽。為此,他們決定充分利用自己的品牌和80多家實體店的優勢,開展線上線下聯合營銷,以優異的品質,統一的價格取信于消費者。
觸網,還是不觸網?
實行O2O形式的網絡營銷并非是件容易的事。“王氏水產”光是軟硬件的投入就達400多萬元,還不算40多人的技術團隊的工資待遇、各類網店的開辦成本,正應了那句話“不觸網,要死;觸網,也可能死,但更可能活”。目光敏銳的王志強說,電子商務是大趨勢,傳統商家遲早要走這條路,遲走不如早走,或許還有條活路。更重要的,網上偽店充斥,我們這些正宗品牌店不去占領,消費者就會遭殃,所以我們義不容辭,再大的困難也必須去闖。
如今,這個開實體連鎖店的老板談起開網店如數家珍,他扳著手指給我們介紹王氏如何在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當當網,1號店,蘇寧易購,順豐優選等八大口子(平臺)上開店,同時又如何在美團網,拉手網,團樂購等團購網站上開辦“王氏水產”的。他告訴我們,網絡營銷最重要的是網絡宣傳,要讓更多的網民知道“王氏水產”這個品牌,提高網友對我們的信任度和關注度。所以,王氏利用一切互聯網手段,如微博、微信、論壇、交友社區、搜索引擎、游戲網站等網民集中領域宣傳自己,植入王氏的店名和產品。他以百度為例,如利用“百度網頁”對王氏的產品進行介紹宣傳;在“百度地圖”上闡明所有王氏店面所在的位置;從“百度新聞”上發布自己的最新動態,在“百度知道”上面回答有關大閘蟹或王氏的相關問題,把一個“百度”角角落落都利用起來,吃干榨盡,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購買流量的手段。用王志強的話說就是:無論消費者在搜索引擎上輸入任何有關“蟹”的字眼時,得到是結果都會是“王氏水產”。除了文字圖片的傳播之外,王氏還利用視頻網站做宣傳,比如在優酷,土豆網等。無疑這樣鋪天蓋地的宣傳方式,的確使王氏水產深入人心,對比起其他的陽澄湖大閘蟹而言,王氏品牌也更有說服力。現在線上的交易額已達到了兩億多元,是線下一億元銷售額的一倍。這也充分證明了“王氏水產”O2O模式的實用性和適用性。
O2O下一步發展趨勢
盡管O2O形式的網絡營銷首戰告捷,但對其發展前景,王志強仍憂心忡忡。首先,網絡宣傳的成本畸高,并不亞于傳統的宣傳方式。以開淘寶店為例,為了使自己的產品排名靠前,很多商家利用“淘寶直通車”,即對每件商品設置200個關鍵詞,賣家可以針對每個競價詞自由定價,并按照實際被點擊次數支付費用給淘寶。“王氏水產”每天需要支付的直通車費用就近千元。此外,由于越來越多的商戶開始采用線上銷售蟹券的方式,線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些商戶為了搶占市場,打價格戰,低價出售,最后以次充好。他們沒有實體店的壓力,沒有鋪底成本,基本上是“開關店”,行情來了撈一把,行情走了就關店,不僅欺騙消費者,同時也給許多品牌店帶來巨大壓力。尤其是對他們這些開連鎖實體店的沖擊最大,因為實體店的每個門店租金、店員的成本都很大,為了方便消費者提貨,實體店的規模還必須擴大,否則O2O無法維持下去,這些剛性成本都給他們帶來壓力。王志強告訴我們,正因為上述種種原因,許多O2O企業剛起步就夭折了,如優菜網等,許多創業者起步時豪情萬丈,躊躇滿志,但不久都一敗涂地。尤其是鮮活產品的供應,西方發達國家都是有標準的,而且物流也非常發達,而我們的產品則五花八門,社會服務也跟不上,消費者信任度不高。要克服這些弊端,還有許多路要走。
王志強說,經過7年的發展,現在王氏已經在京、津、滬、寧、蘇、杭等地建立了80多家連鎖專賣店,還初步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為了適應O2O網絡營銷的發展,應對更多的競爭,王氏在進一步擴展實體店的基礎上,將會充分利用自己品牌優勢和資金實力,特別是近年積累起來的客戶資源優勢和原產地優勢,將“王氏水產”轉變為“王氏原產”,實現以鮮貨為主的名特優新產品整合經營。眾所周知,陽澄湖蟹是季節性產品,每年只有中秋到春節這段時間產量多且蟹肥肉鮮,主要銷售期在每年的9月至12月,其他時間都空閑。這一方面造成店鋪成本空轉,一方面有的消費者拿到蟹券滯后提貨無法兌現。怎樣才能解決這對矛盾呢?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拓展多種經營,尤其是鮮活產品的多種經營。王志強說,近年來,王氏已經在銷售品種結構上做了調整,不僅專賣陽澄湖大閘蟹,還經營各種原產地的名優特新鮮活產品,如在每年的9月到12月銷售陽澄湖大閘蟹,6月份到9月份銷售三門青蟹,在春夏冬季則銷售各地的名貴茶葉(新茶)和鮮果,同時配有絲綢、紫砂壺等特產的銷售,消費者只需憑借一張蟹券便可挑選同等價位的任何產品。這樣,不僅解決了店面資源的閑置問題,同時還擴大了消費者的購物選擇權,拓展了銷售渠道。
另外,也將借鑒“廚易時代”的經驗,委托社區小賣店配送鮮貨,既可降低成本,也使消費者基本足不出戶就可買到鮮活產品。
王志強告訴記者,O2O不光是營銷實物產品,更多的還是出售服務;線下配送,不僅是配置實物和服務,還有為客戶舉辦產品推薦活動和為消費者提供消費體驗活動。因此,王氏下一步O2O的發展,將重點組織網民直接到原產地品嘗鮮活產品,體驗農家生活。其實,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王氏水產”已經建立起非常穩固的供貨源,也積累了大量的固定消費者,可以將二者直接結合起來。比如組織網民參與打撈大閘蟹,采摘茶葉、水果,在完成一天的行程之后,可以帶回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假日生活,同時也給貨源地的農民朋友帶去收入;一句話,王氏今后不僅要賣產品,還要出售新的生活方式!
將“水產”轉變為“原產”,從以前“只為那只蟹”的商品定位轉變為“只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王志強說,可能每位中國的企業家心中都會有個發展的“夢”,以上就是“王氏水產”的中國夢。(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