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戰略環境評價在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中的應用
佚名
作者:羅育池 靳孟貴 韓乾坤 劉延鋒
論文關鍵詞:戰略環境評價 水資源綜合規劃 層次分析法 鄭州市
論文摘要:從戰略層次上對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進行探討,以規劃水平年2010年為例,基于層次分析法(Aj{P)對規劃實施的環境影響進行多方案比較:方案一(回用型);方案二(節水型);方案三(增量型);得出環境可行的規劃方案。
依據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科學合理地編制水資源綜合規劃,是實現水資源永續利用,保證社會、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關于對有關規劃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定,將戰略環境評價介入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規劃實施對環境長遠的、潛在的影響,提出相應的環境保護對策或規劃調整建議,消除或降低因規劃缺陷造成的環境影響,以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研究區概況
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總面積7446.3km2,總人口715.99萬;地跨黃河、淮河兩大流域,其中,黃河流域占全市總面積的24.6%,淮河流域占全市總面積的75.4%;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29.6inln,年平均氣溫14℃左右。
鄭州市水資源嚴重短缺,時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10、河南省的1/2,水資源缺乏已成為制約鄭州市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全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按照《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技術大綱》的要求,從2005年開始,鄭州市全面啟動水資源綜合規劃的編制工作。
2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的內涵
戰略環境評價(strategicenviromn entalassessment,簡稱SEA)是環境影響評價(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簡稱E)的原則與方法在戰略層次,包括政策、計劃和規劃上的應用,是EIA從項目層次向戰略層次的延伸和擴展。通過對一項具體戰略及其替代方案的環境影響進行規范的、系統的和綜合的評價,并將評價結論應用于決策中,消除或降低因戰略缺陷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的產生。
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屬于規劃層次上的戰略環境評價,是對該規劃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做出分析、預測和評估,據此對規劃編制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否定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破壞的內容,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少水資源開發利用對區域環境的危害。
3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評的工作程序
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9個步驟(圖1)。
戰略環境評價在規劃方案編制的初期即介入,通過對規劃方案的分析和初步篩選、確定評價內容和范圍與編寫環境評價大綱、現狀調查與評價、環境影響識別及評價指標的確立、規劃方案的環境影響預測分析與評價以及環境影響減免措施制定等主要環節,得出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制定跟蹤監測與后評價計劃;結合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大綱以及規劃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設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調查與評價、社會經濟調查分析與評價、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評價、水利工程影響分析與評價等5個評價專題;在戰略環境評價工作中充分注重與相關規劃的協調和公眾參與作用的發揮。
4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的方法體系
戰略環境評價方法是指在SEA中的各個環節、各個具體步驟中使用的技術手段、操作規程以及模擬模型等,這些共同構成了SEA的方法體系。
參照《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試行)》(HT/T140--2003)的推薦方法J,結合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評不同評價環節的特點,本文評價方法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在項目環境評價中采用的,可適用于規劃戰略環境評價的方法,如專家咨詢法、核查表法和層次分析法等;另一類是在經濟部門、規劃研究中使用的,可適用于規劃戰略環境評價的方法,如費用一效益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統(GIs)空間分析技術等。在評價過程中,選取其中的兩種或幾種方法結合起來進行某一環節的綜合評價,以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各環節采用的評價方法見表1。
4.1評價指標的篩選原則
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的核心內容是協調水資源、水環境、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因此,評價指標的篩選一般不宜過細、過多,應著重評價具有宏觀性、綜合性、區域性影響的因子。評價指標主要涉及區域社會經濟、水資源利用、水質、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景觀生態、珍稀物種)、土地資源、環境衛生與健康等。
4.2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指標體系應以評價區自然特征和現有的主要環境問題以及水資源開發活動所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為目標來建立。鄭州市水資源開發利用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水資源不足,時空分布不均,與生產力布局不協調;現有水利工程標準低,防洪和供水能力不足;水污染嚴重、資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地下水超采嚴重、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山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與鹽漬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統一管理和調配力度不夠。
綜合考慮上述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作為戰略環境評價的總目標,設立相應的環境評價主題,合理確立各評價主題的環境保護目標,并將環境保護目標分解為若干個具體的評價指標,建立遞階層次結構的戰略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系統層(A層)。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開展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的最終目的。 準則層。是衡量總目標能否實現的標準,包含兩個中間層:主題層(B層)和狀態層(C層)。B層是描述系統層的主體結構,由5個環境評價主題構成。C層是描述各主題層應達到的最佳狀態,由13個環境保護目標構成,見表2第2列。
指標層(D層)。是描述各狀態層屬性指標及評價的基礎,包含22個評價指標,見表2第3列。
5規劃方案環境影響比較
以規劃近期水平年2010年為例,應用層次分析法()對規劃進行環境影響多方案比較。
5.1規劃方案概述
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主要從三個方面人手:一是增加區內水資源開采量和區外調水量;二是提高污水處理率,增加污水回用量;三是調整產業結構和推廣節水措施。采取不同的實施措施可得到不同的規劃方案。規劃水平年2010年擬定的3個規劃方案概述如下:
a.方案一(回用型)。以增加污水回用量為主,增加區內水資源開采量、區外調水量和節水措施次之;
b.方案二(節水型)。以強化節水措施為主,適當增加污水回用量、區內水資源開采量和區外調水量;
c.方案三(增量型)。以增加區內水資源開采量和區外調水量為主,輔以節水措施和增加污水回用量。
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2010年擬定的3個規劃方案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表3。
5.2層次分析法(AHP)及多方案比較
5.2.1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簡稱AHP)由美國運籌學家Saaty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5_。該方法能將規劃決策過程中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評價系統中相互關聯的各要素按隸屬關系分解成若干層次,并按照上一層的準則對其下屬層各要素進行兩兩比較,利用數學方法求解各層次各要素的相對重要性權重,與各要素參數值一并作為綜合分析的依據。
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由定性與定量指標兩部分組成。其中,定量指標以規劃方案中可量化的指標為基礎,如水資源重復利用率、污廢水排放率等;定性指標通過專家評分法進行量化,如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程度、是否導致生態結構與功能變化等。通過分析規劃涉及區域的環境特征,確定各層次的權重。水資源和經濟社會在評價指標體系中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結合該研究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急需改善的現狀,經濟社會的權重略大于水資源,分別為28%、26%;考慮到水環境污染較嚴重,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較低,以及規劃對本區域自然保護區、生態脆弱區等重要敏感對象的影響程度,水環境和生態環境權重值均定為18%;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對土地資源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土地“三化”以及有效灌溉面積等方面,影響程度相對較小,因此土地資源權重定為l0%。結合AI-IP模型中各指標的具體情況,各指標參數的權重由區域環境特點及在相關因子中的地位決定,參數分值采用l0分制,以“l0,8,6,4,2”的等級分值依此代表影響程度的從大到小。各規劃方案總得分由各分值乘以相應權重求和獲得,分值越高,表示對總體環境的正面影響越大,負面影響越小。各規劃方案最終環境影響得分可通過下式求得:
式中:E為某一規劃方案環境影響最終得分;n為評價指標的類別數,(n=5);wA為i類別指標A層權重值;為i類~JJlj指標層權重值;Wc為i類別指標C層權重值;wo為類Nj指標D層(本身)權重值;E,為i類~JlJj指標的專家評分值;m為i類別的評價指標數。
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戰略環境評價AHP計算結果見表2。
5.2.2多方案比較分析
由AHP綜合得分表明,如果本次規劃不實施(即零方案),規劃涉及的區域環境影響綜合得分為一,從各項指標分析,區域水環境狀況將會進一步惡化,水資源供需矛盾將繼續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方案一的綜合得分為694,說明在對水環境起到顯著改善的同時,由于過于依賴污水回用,污水處理投資壓力較大,污水回用量有限,社會經濟發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方案三的綜合得分為564,說明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但由于加大了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度,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方案二的綜合得分為782,說明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需求的同時,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和全民節水意識的提高,較好地協調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在各方案中得分最高,是本規劃的推薦方案。
6結語
目前,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影響評價,主要還處于項目環境評價層次。雖然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有關規劃戰略環境評價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總體來說,其戰略環境評價無論是管理制度還是評價技術方法,都還須繼續探索。
本文從戰略層次上對鄭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進行了探討,并基于層次分析法(AI-IP)對規劃的環境影響進行多方案比較,得出環境可行的規劃方案。指出戰略環境評價是從宏觀上避免規劃編制過程中決策失誤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措施,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規劃的戰略環境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