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流失防治
關志剛 王軼浩
摘要: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擾動原地表植被和地下巖土層以及產生大量的堆置廢棄物,極易造成水土流失,文章介紹了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的現狀和形成原因。重點敘述了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區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規劃設計、措施實施、監測以及監理監督等技術體系,為實踐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指導。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監測;監理監督 我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特別是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區,這些地區是以往水土流失防治責任集中的重點區域。然而近年來,隨著城鄉缺水及水質問題的加劇,國家新建改建大批蓄水、引水工程。水利工程建設區對原地表及地下巖土層的擾動、構筑人工邊坡以及產生大量的堆置廢棄物,極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是一種典型的人為加速侵蝕。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將會帶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庫淤積、洪澇、山體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大中型水利工程都有配套的水土保持設施,往往水土保持工程與水利工程分離進行;大部分的小型水利工程則沒有或甚至不實施水土保持措施,往往水土保持工作成為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個被忽視的環節,項目區也成為一個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環境脆弱區,因此,在興水戰略中加強水利開發建設項目區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十分迫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規定: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必須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時投產使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時,應當同時驗收水土保持設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流失防治,主要應從水土保持規劃設計、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水土保持監測以及水土保持監理監督4個方面著手,這4個方面是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會造成水土流失防治的脫節。 1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規劃設計 根據水利工程項目區的水土流失背景監測成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對施工中的人為因素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作出初步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作初步方案設計,對水利工程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作出科學概估算,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區中點狀、線狀水土流失源不可忽視。 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立項進入初步設計時期,項目區的水土保持設施種類及規模加之細化、完善,針對水利工程的規模對項目區人為擾動原地表進一步分析,制定細致規劃設計,對項目區占用耕地及挖填方區提出水土保持設施設計。不因利大而為之。不因利小而不為,盡管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不像主體工程成效顯著,也不可因此而忽視。在初步設計階段項目區的水土保持設施投資預算不容刪減。 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設計階段,針對主體工程規模,對項目區人為擾動地表的各項活動作出水土保持方案設計,水土保持設計與主體設計同時進行。對工程中的各項措施作出細致設計,根據工程項目中的棄土、棄石、棄碴,因地治宜加以利用,筑建小型淤地壩、谷坊等小型治溝設施及擋土墻、抗滑樁等固坡設施,對于占用耕地區應盡可能的采用生物措施,防止施工期間對地表的加速侵蝕。在規劃各項治理措施時,必須與改善地區經濟狀況相結合,充分發揮治理區內自然和社會條件的優勢,將配置各項治理措施與發展山區經濟相結合,例如,將林草措施與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發展灌溉相結合;治理措施與美化環境、發展旅游相結合等。 2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實施 2.1 因地制宜選擇水土保持措施類型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流失類型主要是點狀和線狀,因此,在治理區域內,需要根據不同地塊,通過土地適宜性評價,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不能互相取代。它們各自具有特有的功能,同時又可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求獲得最佳的水土保持效益。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開挖區、回填區、棄碴場、臨時生活區等采用工程、可生物措施,增加地面植被覆蓋,提高土壤抗蝕力,防治水土流失,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 2.2施工過程中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水利工程中的蓄水、引水、堤防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人為破壞原地表植被,改變坡形、溝床,施工中往往因主體工程的進展而被忽視。施工過程中的挖方區,為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可設置截流溝、排水渠等工程措施;設置擋土墻和抗滑樁可以防止可能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的發生。在回填區,注意坡形整理,并輔以林草措施,可以防止施工期間可能引起的風蝕、水蝕等侵蝕。在水利工程施工征占耕地、林地上,對臨時占用的耕地、林地,在施工期間注重防護,在退場前應加以整理、補植;對工程中的棄碴,應盡可能供應水土保持設施使用。在溝道內筑建淤地壩、谷坊等治溝工程,在施工導流臨時工程中應盡可能根據當地水文條件設置,防止對邊坡引起的淘涮。在臨時生活區,應該加強管理,提高環保意識,防止生活污水的排放而污染農田。 3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水土保持監測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監測是指從保護水土資源和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出發,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對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進行實施監視和測控。其監測的主要內容包括:水土流失影響因子動態變化、水土流失狀況(面積、強度、流失量等)動態變化、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情況及其防治效益等4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