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階段鋼筋混凝土現澆板裂縫處理的控制與防治
佚名
作者:孫云峰 周建偉 孫忠國
【摘要】針對混凝土現澆板易產生裂縫這一現象,本文從施工振搗、抹面壓光等7個方面揭示了裂縫生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從原材料進場、施工工序、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措施等9個方面來全面預防和控制現澆板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實際施工實踐證明這些防控裂縫的方法措施,具有較強的施工指導意義,為進一步做好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控制提供了借簽依據。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現澆板;裂縫;原因;控制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on of easy occurence of crack in the ferroconcrete cast-in-Place floor,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asons of occurence of crack in seven re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on vibrating and trowel finish for calendering. And it prevent and control completely occurence of crack in the ferroconcrete cast-in-Place floor from nine respects such as the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control,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The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controlling crack are significant in construction.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further controlling cracks of ferroconcrete cast-in-place floor. 【Key words】Ferroconcrete cast-in-Place floor;Crack;Reason;Control 1. 引言 混凝土裂縫是建筑結構構件中較常見的現象,隨著我國建筑業的飛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住宅工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和其它新型建材的應用,混凝土強度的提高,坍落度加大,現澆混凝土樓板的約束性增強,混凝土的收縮增大,從而造成現澆混凝土樓板的裂縫出現得越來越多,因此而引起的質量投訴也較多。這些裂縫一般不會影響結構的安全,但對結構的正常使用和觀感卻有一定的影響,給住戶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本文將通過對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出現的部位和形式進行分析,對裂縫的控制和預防和控制的方法進行詳細論述。 2. 混凝土現澆板裂縫產生的原因 2.1形式及其出現的部位。一般情況下,樓屋面裂縫表現為:表面龜裂,縱向、橫向裂縫以及斜向裂縫。這些裂縫產生的原因復雜,形式多樣。裂縫的形態和形狀多種多樣,大多出現在混凝土樓板的表面。在較薄的板中,裂縫常沿短尺寸方向分布,也有分布在樓板中間的縱橫向裂縫,爆炸型裂縫,預埋管件部位較寬的貫穿裂縫及房間陰角部位呈45度斜裂縫。 2.2原因分析。現澆砼板裂縫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設計及混凝土原材料等三方面的原因,不良施工質量導致的混凝土裂縫往往占有較大的比例,以下重點就施工階段現澆砼板裂縫產生原因進行分析。 (1)混凝土施工過分振搗,模板、墊層過于干燥,混凝土澆筑振搗后,粗骨料沉落擠出水分、空氣,表面呈現泌水而形成豎向體積縮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漿層,它比下層混凝土有較大的干縮性能,待水分蒸發后,易形成凝縮裂縫。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模板灑水不夠,過于干燥,則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縮,產生裂縫。 (2)混凝土澆搗后過分抹干壓光會使混凝土的細骨料過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漿層,水泥漿中的氫氧化鈣與空氣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鈣,引起表面體積碳水化收縮,導致混凝土板表面龜裂。 (3)施工工藝不當引起: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不當,致使支座處負筋下陷,保護層過大,固定支座變成塑性鉸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處產生裂縫;樓板的彈性變形及支座處的負彎矩在施工中使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過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上荷載,造成混凝土樓板的彈性變形,致使砼早期強度低或無強度時,承受彎、壓、拉應力,導致樓板產生內傷或斷裂;大梁兩側的樓板不均勻沉降也會使支座產生負彎矩造成橫向裂縫。 (4)后澆帶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縫:為了解決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和溫度應力,規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澆帶法,有些施工后澆帶不完全按設計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縫;板的后澆帶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徹底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縫。 (5)樓面墊層內鋪設的暗裝水管、電線套管鋪設不當,如水管、電線套管鋪設不夠牢靠、集中鋪設、上下交疊鋪設致使水管、電線套管上皮在墊層厚度1/3以內,保護層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線長度方向產生裂縫。 (6)混凝土的收縮(溫度裂縫):眾所周知,混凝土具有收縮的特性,產生收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的化學反應產生“凝縮”和混凝土內自由水分蒸發所產生的干縮兩部分所引起的體積收縮。而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細骨料加水攪拌而成的一種非均質的人工石材,其抗拉強度很低,當收縮所引起的體積變形不均勻或某一部位的收縮變形過大,混凝土互相約束而產生的拉應力或剪應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現澆板就可能引起裂縫。受到支座的約束,勢必產生溫度應力而出現裂縫,這些裂縫也首先產生在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處。另外,室內外溫差變化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縫。 (7)目前在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質量與工期之間的較大矛盾。一般主體結構樓層施工速度平均為5-7天左右一層,最快時甚至不足5天一層。因此當樓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不足24小時的養護時間,就忙著進行鋼筋綁扎、材料吊運等施工活動,施工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動荷載、沖擊荷載,模板、鋼管等周轉材料的集中堆放,使現澆樓板因承受高于設計時所考慮的荷載而出現裂縫。 3. 裂縫的控制與防治 施工階段應該是全面預防和控制現澆板混凝土裂縫的關鍵階段。從原材料進場、施工工序、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措施、隱蔽驗收,到后期養護等各方面予以防治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