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現場物料管理策略研究
汪洋
摘 要:從建筑施工企業物料管理的角度,針對當前建筑施工企業在物料管理的采購、運輸、倉庫、現場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施工企業的人員素質、企業硬件資源、資金實力等客觀條件,提出相關的管理對策建議。
關鍵詞:跨國并購;協議收購;惡意收購
1 建筑施工企業物料采購與供應管理對策
1.1 明確采購與供應管理的目標
(1)提供不間斷的物料、供應和服務,以便使整個組織正常地運轉。建筑施工對材料的缺貨,會引起停工停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情況嚴重時,還會給工程的質量安全留下隱患。
(2)使庫存投資和損失保持最低限度,建筑材料的供應,主要是以 “VMI”(供應商管理庫存)的方式,供應商管理庫存。因為施工現場的場地一般情況下極為有限,無法滿足大量物料安全庫存的需求,而且會給施工企業的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既增加了施工企業的管理成本,也不利于對建筑物料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供應商通過對不同的采購方的物料供應集中統一管理,極大的減少了采購方的庫存的同時,也降低了自身的安全庫存,也有利于物料運輸的統籌管理。
(3)保持并提高質量。質量是建筑企業的生命,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而對建筑工程起決定性作用的便是建筑材料的質量保障。因此,對施工現場的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供應的質量應嚴格把關。
(4)發現或發展有競爭力的供應商。一個優秀的采購部門,應該而且必須有能力找到或發展供應商,分析供應商的能力,從中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并且與之一起努力對流程進行持續的改進。采購部門習慣于維持和發展同原有供應商的關系,很少關注建筑材料貨源的新動向,其他材料供應商的變化情況,以及原有材料供應商的變化情況,基本處于不思進取的狀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在采購部門的工作中反映較為突出,這種狀況應徹底改觀。
(5)當條件允許的時候,將所購物料標準化,由于國家機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筑材料供應商的資質要求、材料的規格說明相對來說,在采購雙方都較為重視。因此,使用標準化的物料,在建筑施工企業中推行和執行的力度和廣度應得到加強。
(6)以最低的總成本獲得所需的物資和服務。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所需的物料和服務,是建筑施工企業盈虧的關鍵因素。建筑施工企業挖掘利潤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材料采購和利用效率,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等方面。
(7)在企業內部與其他職能部門之間建立和諧且富有效率的工作關系。物料的使用需求,通常不是來自采購部門,而是企業內其他部門的施工生產需要,如果沒有其他部門和個人的合作,采購經理和采購部門的工作就不可能圓滿完成。物資部必須同其他職能部門緊密合作,保持信息流的暢通、準確、及時,才有可能達到企業內部供需雙方相互滿意的結果。
(8)以可能的最低水平的管理費用來完成采購目標。采購部門正常運作需要消耗企業的資源:員工工資、電話費和郵資、辦公用品、差旅費用和其他必須的管理費用,如果采購的效率低,那么采購的費用自然會高,采購部門應從自身的工作流程進行分析,發現其中不合理的需要改進的環節。
(9)提高企業的競爭地位。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只有當一個公司能夠有效地控制供應商所有環節的成本和時間,成為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才有可能獲得主動權,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提升自己的競爭地位。
1.2 建立大宗物料采購競標制度
(1)公司物資管理部為物料采購招標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物料采購招標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而且物資管理部負責編制《物資采購招標計劃書》、《投標邀請函》、《招標書》、《投標書》、《物料采購合同》的標準文本;公司紀檢稽查部與法律部負責對物料采購招標工作進行監督,法律部負責標準文本的審核,并提供有關的法律依據。
(2)組建由公司主管副總經理、物資管理部、經營部、財務部、法律部等相關各部門參加的招標工作小組,負責供應商投標的評定工作。
(3)采購競標業務流程如圖1:
圖1 采購競標業務流程圖
1.3 建立物料采購供應商評審制度
為了科學合理地選擇合格供應商,建立供應商準入制度,進行采購控制,保障采購物料的質量,降低采購成本,積極發展同合格供應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應建立物料供應商評審制度。
(1)每年末或次年年初由公司物資管理部組織成立公司“物料采購合格供應商評審小組”進行集體評審,體現評審工作的嚴肅性及透明度。
(2)對供應商評審應公正、公開、公平,杜絕暗箱操作,為供應商搭建公平的競爭平臺。對供應商的評審比質量、比價格、比服務、比資金承載能力等綜合指標,擇優評定選擇。供應商應具有合法的生產或經營資質(營業執照)。
1.4 建立剩余閑置物料管理制度
(1)公司物資管理部負責組織閑置物料的調劑工作,統籌公司各項目部物料需求及閑置資源情況,對調劑物料進行評估及會同相關項目部商討相關事宜,制定出調劑可行性方案;
(2)組織召開公司相關主管領導參加的聯合辦公會,對物資管理部提供的閑置物料使用轉讓方案進行分析論證,最后確定執行協議。
(3)參與閑置物料調劑的相關單位,應嚴格執行公司形成的轉讓協議,積極配合辦理閑置物料交割和帳務處理。
(4)公司物資管理部負責監督閑置物料轉讓協議的執行和解決相關未盡事宜。 2 施工過程物料管理對策
2.1 建立現場組織機構
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流程,明確各自的責權利,得以使各項工作順利展開。組織機構如圖2:
圖2 施工現場物料管理組織機構圖
2.2 完善獎懲分配體系
項目經理部在完成了現場物料管理組織機構圖建設的基礎上,還應完善相應的管理體系,項目經理部的物資部應依據公司物資管理部制定的物料管理規章制度,在施工前同各施工分包單位簽訂物料使用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責權利,根據不同的建筑物料,制定詳細的考核辦法和相應的獎勵及處罰措施。
項目經理部應逐步積累物料管理降低成本方面的統計數據,以此作為制定考核物資部物料管理績效的歷史數據的參考依據,逐步完成對物資部的采購、運輸、庫房管理、使用過程監管等綜合體現為物料管理效益的激勵和處罰機制。
2.3 理順施工現場物料管理業務流程
(1)施工前。
由項目經理部的技術部會同工程部在制定施工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圖時,必須根據項目工程場地的大小,對施工現場塔吊的布置,消防水管和施工用電線路的鋪設安排,鋼筋棚、木工棚、現場倉庫的位置,施工外用電梯的位置,模板放置區等進行統籌規劃,制定出盡可能科學合理的平面布置圖。主要體現以下一些方面:①堆料場所應盡可能靠近使用地點及施工垂直運輸機械能起吊的位置,避免二次搬運;②堆料場所及倉庫不能選在影響正式工程施工作業的位置,避免倉庫、料場的重新安置;③堆料場所應能存放供應間隔期內材料的最大實際需用量,以滿足施工需要;④堆料場地要平整,不積水,堆放構件的場地應夯實;⑤模板放置區必須盡可能的避免在模板使用時經過人員集中經過的路線;⑥現場施工運輸道路要堅實、平坦、暢通、有回旋余地,道路兩側應有排水措施;⑦現場臨時倉庫的設置應盡可能的交通便利、裝卸方便、地勢高、結構牢固,符合防潮、防雨、防水和管理要求,要有防火設施。
(2)施工過程中。
按照施工現場物料管理組織機構圖,實行逐級負責制,各施工隊分別對項目經理部的工長、安全員、設備管理員負責,工長、安全員、設備管理員分別對工程部主任負責,工程部主任對主管生產副經理負責。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各分包單位專業施工隊,應從物料的進場驗收,到施工過程中的使用或使用后的保管,最后物料成為產成品或退場的整個過程,施工隊都應該認真負責,施工過程中應做到活完場清,文明施工,項目經理部的工長、安全員等在管理好施工生產的同時,應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和承擔自己的義務,加強對各自施工隊伍的物料的使用管理,因為自身同各施工隊是利益的共同體。
3 優化結構,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降低所帶來的利潤增長率的效應,遠大于銷售額的同等幅度的增長對利潤增長的效應,建筑施工企業,物料采購運輸成本一般包含在材料價格以內,由供應商負責運送,但運輸服務質量還不盡如人意,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早期一般的少量采購由項目經理部自身配有的卡車負責運送,后來從節約成本考慮,逐步取消了自身擁有卡車。
目前應當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依托我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興起和發展為公司的發展提供的大好機遇,改變公司“大而全”的局面,把許多下屬單位的小型車隊給剝離出來,組建自身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進行業務轉換,員工轉崗或脫離公司,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務滿足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麗文.供應鏈管理思想及起理論和方法的發展過程[J].管理科學學報,2005,(4).
[2]曾祥云.基于供應鏈管理理論的企業績效評價[J].工業企業管理,2004,(1).
[3]趙昌平,王方華.戰略聯盟的負效應及其啟示[J].工業企業管理,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