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太極拳的非身體傳播形態梳理--1918-1937年間中國出版機構對太極拳的記述
摘要:中華民國以前,太極拳以身體傳播形態為主。近代報刊的發展以及出版業的繁榮,為太極拳的非身體傳播提供了可能,從而促進太極拳弱化技擊性、強調健身功能和文化內涵。近代太極拳的報刊傳播始見于1918年京師體育研究社《體育季刊》,先后經歷了萌芽期、探索期和成熟期。以《申報》為代表的報紙為太極拳擴展了民眾基礎,體育期刊和專業論著則將太極拳的科學性體系化,爬梳了太極拳的圖文資料,研究了太極拳的內涵價值,探討了太極拳傳統性和現代性融合的可能。太極拳傳播模式的發展可謂一種近代中國傳統性遭遇現代性的典型隱喻。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體育科研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