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28日巴彥淖爾市暴雨成因分析
摘要:利用Micaps常規氣象觀測資料、GDAS資料和HYSPLIT模式氣團后向軌跡追蹤模式,對內蒙古巴彥淖爾市2012年6月25—28日的暴雨天氣過程成因進行了天氣動力學診斷分析,結果表明:(1)此次降水過程,位勢不穩定層結的建立機制主要與中低層增濕和高層變干的濕度差動平流有關,而溫度差動平流作用微弱,中低層增濕和高層變干的不穩定層結與中低層、高層風向關系密切。(2)降水前36h內,單站V-3θ圖中θ曲線總體向右傾斜,中、低層向左傾,中、高層的3條θ曲線趨于一致或重合;對流層中、低層θsed,θ*曲線左傾并準平行,與T軸成鈍角,且θsed與θ*線距離15K左右,3條θ曲線同時向左折拐,折拐高度不斷提高,大約提至500hPa高度處,預示該站將有暴雨發生。(3)暴雨過程中,巴彥淖爾市始終有充足、穩定的水汽輸送。中低層輸送通道為此次暴雨過程帶來充沛的水汽,分別來自黃海、日本海、新疆境內和南海水汽的轉向輸送以及局地水汽輸送。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內蒙古氣象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