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底至2月初貴州低溫雨雪天氣成因初探
摘要:2018年1月24日夜間至2月5日貴州出現低溫雨雪天氣。通過分析其特點,將該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中東部凍雨主導期、中西部弱雨雪期和中西部降雪發展期。本文利用常規觀測資料和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 FNL 1°×1°再分析資料,對這一階段的低溫雨雪天氣成因開展了分析,并基于觀測要素統計結果構建上述三個階段的探空模型。結果表明:(1)在三個階段,亞洲中高緯度表現出不同的環流形勢,分別出現了烏山阻塞形勢、橫槽轉豎、兩槽一脊形勢;(2) 4次強冷空氣影響及靜止鋒西推是貴州自東向西出現低溫雨雪天氣的重要原因;(3)前期暖層與高濕區、后期冷區與高濕區的溫濕特征造成不同相態降水,29日前有效降水促進了結冰較快增長;(4)三個階段探空模型顯示,不同相態降水均是靜止鋒后冷氣團一側鋒面降水造成的結果,溫度層結、濕層高度、逆溫梯度、云頂溫度、逆溫底溫度與地面溫度對不同降水相態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暴雨災害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