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古與誤為古——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王翚畫及相關畫作舉例
摘要:1970年代,臺北故宮博物院同仁間有一“話(畫)題”,即清宮《石渠》舊藏畫中有多少王翚的畫作被誤定為宋元人所作。這一現象早在王翚在世之時即已出現,常被研究者引用的周亮工《讀畫錄》中便有相應記載。本文即對此問題進行探討,并舉例分析。從舊傳王蒙《秋山蕭寺圖》、無款《松石》等圖中,可以看到王翚摹王蒙所謂“高嶺喬松”圖式,另可從舊傳倪瓚《水竹居圖》卷中看出王翚學倪瓚與學王蒙之不同,雖同于功力,但終究異于天性。王翚之畫不辭其繁,所以接近王蒙,遠于倪瓚之簡逸。至于舊傳元曹知白《疏林亭子圖》、舊傳元朱叔重《柳塘春色圖》出自王翚之手,已早為學界共識。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故宮博物院院刊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