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表輻射通量的氣候特征分析
摘要:基于對"全球能量水循環亞洲季風青藏高原試驗研究"(GAME/Tibet)和"全球協調加強觀測計劃(CEOP)之亞澳季風青藏高原試驗"(CAMP/Tibet)設在藏北高原的安多站、BJ站、D105站和NPAM站以及中國科學院珠峰站和中國科學院納木錯站10-20年晴天日間的輻射觀測資料求年均值,分析了高原草甸(草高為5cm的高原草甸,10cm的高原草甸和高原稀疏草甸,15cm的高原草甸)、戈壁和臨湖高原草甸這些典型下墊面觀測站多年觀測的短波向下輻射、短波向上輻射、長波向上輻射、長波向下輻射、凈輻射通量和地表反照率的年際變化,得出了青藏高原地表輻射通量的氣候特征,發現高原上大部分站點觀測到的短波向下輻射有不同程度的減小的年變化趨勢,基本所有站點觀測的長波向上輻射有不同程度的逐年增加趨勢,且高原上基本所有站點觀測的長波向下輻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趨勢,高原地區大部分站點的凈輻射通量的年變化趨勢基本與短波向下輻射的年變化相一致,青藏高原大部分站點的地表反照率在不同程度上逐年減小。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高原氣象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