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臺風活動特征及其對漁業活動的影響
摘要:為獲知臺風在南海漁場的活動規律,滿足我國南海漁業生產安全及漁場環境監測工作的需要,利用1959-2014年中國氣象局提供的熱帶氣旋最佳路徑資料,分析了56年間影響南海漁場的臺風活動特征。結果表明,影響南海漁場的臺風生成源地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其中67.2%的臺風來自于西北太平洋。臺風的主要移動路徑由西北移進入南海中北部和西移進入南海大部海域,并存在明顯的季節變化。年均臺風頻數約有10個,研究期內臺風頻數呈現小幅振蕩,年累積氣旋能量(ACE)呈下降趨勢并存在周期性變化,影響南海的臺風數量或強度呈增大趨勢。6~11月是南海臺風盛行期,月平均ACE逐月上升,極值出現在10月。北部漁區和中部漁區北部是受臺風影響較嚴重的區域,其中中沙東部漁場和東沙漁場附近海域是臺風活動的高頻中心,南部漁區受臺風活動影響較小。南海漁場臺風活動對捕撈生產和漁業設施存在較大影響,基于南海臺風活動規律和影響范圍角度考慮,認為2017年南海伏季休漁制度規定合理。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海洋漁業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