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熱含量對華西秋雨的影響及可能的物理機制
摘要:利用1971—2012年氣象臺站逐日資料,綜合考慮降水量、降水日數及日照時數計算華西秋雨強度,結合不同深度海溫資料,研究了華西秋雨強度與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熱含量年際變化的聯系,并討論了其可能的物理機制。結果表明,前期夏季西太平洋暖池關鍵區(5°S—5°N,130°—160°E)熱含量變化與華西秋雨強度有顯著正相關關系,當前期關鍵區熱含量偏高(低)時,華西秋雨強度較強(弱)。分析發現,當前期關鍵區熱含量偏高時,其相對大氣是一個異常熱源,由于大氣對其的響應,在熱含量關鍵區西北側中國南海—中南半島附近生成了異常氣旋式環流,其偏東偏南氣流有利于向華西地區輸送中低緯度洋面上大量暖濕水汽,并與北方的干冷空氣在此交匯,同時,高層西風急流異常西伸,華西地區恰好位于急流入口區右側的輻散區,這種高、低層有利的耦合形勢使得秋雨偏強,反之亦然。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氣象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