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都-孔雀河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
摘要:水資源是維持內陸河流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關鍵因素。針對水資源短缺現狀,建立兼顧生態、生產和生活用水的優化配置方案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開都-孔雀河流域為研究區,采用二階段區間優化算法,基于歷史氣象、水文、土地利用、社會經濟等數據,構建水資源優化模型,對市政用水、生態用水、工農服務業用水等進行年、月、旬多尺度優化配置。該方法結合區間、概率優化的特點,可準確分析多水源來水和多用戶用水的不確定性,實現不同政策情景下的水資源最優配置。研究表明:流域市政、畜牧業和二三產業需水基本能夠滿足,缺水主要發生在農業、生態用水和塔里木河下游輸水。在區域分配上,庫爾勒與和靜縣農業缺水最為顯著;生態缺水主要發生在博湖縣和庫爾勒市,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單元最為缺水,在高來水水平下仍缺水0.27×10^8-0.92×10^8m3·a-(-1)。年內配水量最大發生在7月,最小為1月;9月缺水程度最高,農業和生態缺水量分別為0.36×10^8-1.43×10^8m3和0.90×10^8m3。不同的水資源管理政策將導致流域系統收益發生明顯變化,與其他政策情景相比,經濟效益優先的情景下,系統能獲得更高的用水收益,是相對最優的水資源配置方案。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干旱區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