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自然法與人的類型——阿奎那對亞里士多德式倫理學的改造
摘要:阿奎那在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倫理學中引入了意志概念,并將之設為人性行為的始點。而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希望"并不等同于意志,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欲望,"理智欲望"只屬于少數人。道德行為的始點既可能是理性,也可能是欲望。在阿奎那看來,亞里士多德在始點問題上的模棱兩可將導致"惡性循環",從而無法解釋德性之產生。通過將意志理論立基于自然法,阿奎那解決了這一問題。由此,阿奎那對人性行為的理解較亞里士多德更為理性化,律法因素也在其倫理學中得到了更為突出的強調。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