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免疫微環境形成機制及中藥干預作用
摘要: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種植于子宮被覆黏膜及子宮肌層以外的雌激素依賴性疾病。EM的發病率在生殖年齡的婦女中為10%~15%[1]。EM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廣為接受的是Sampson的經血逆流學說,但此學說尚不能解釋盆腔外的EM,也無法解釋為什么80%~90%存在經血逆流的婦女中只有10%~15%發展為EM[2]。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結合醫學雜志英文版雜志社
摘要: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種植于子宮被覆黏膜及子宮肌層以外的雌激素依賴性疾病。EM的發病率在生殖年齡的婦女中為10%~15%[1]。EM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廣為接受的是Sampson的經血逆流學說,但此學說尚不能解釋盆腔外的EM,也無法解釋為什么80%~90%存在經血逆流的婦女中只有10%~15%發展為EM[2]。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結合醫學雜志英文版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