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天窗》與電影《推銷員之死》比較分析
摘要:話劇《天窗》與電影《推銷員之死》均在家庭框架內討論了社會存在與個人夢想,實質上屬于針砭時弊的社會劇.主人公威利和湯姆是主流價值觀的代表,而威利的兒子比夫和湯姆的情人凱拉則力圖逃離這種主流價值觀,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兩者都非線性敘事,而是從某個場景開始,以回憶的方式追溯過去.積壓已久的矛盾在偶然事件爆發之后再也無法調和,激烈的對話表露了雙方的性格,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而這既是人與人之間價值觀的鴻溝,也是個人與社會主流價值體系的沖突.其中或隱或顯的社會批判呼應了易卜生時代的創作,這始終是劇作家創作的重要源泉,也使得劇作具備跨越時代的經典魅力.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文學教育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