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馬爾可夫鏈的北京市546年來的旱澇演變特征
摘要:基于北京546年的旱澇資料,通過Mann-Kendall檢驗、滑動t檢驗等方法,分析得到不同旱澇變化趨勢,并使用馬爾可夫鏈研究了整體和每個趨勢各狀態間的轉移概率以及重現期。研究表明北京地區旱澇災害具有明顯的趨勢性,整體呈現“澇-旱-澇-旱”波動,局部有旱澇急轉的現象。1470-1579年整體偏澇,轉向偏澇年份的概率最高(31.3%);1580-1768年整體偏旱,轉向正常年份的概率最高(34.3%),且容易發生多年連旱;1769-1898年整體偏澇,轉向正常年份的概率最高(41.5%),且旱澇災害發生概率基本相同;1899-1961年由澇轉旱,轉向偏旱年份的概率最高(35.1%);1962-2015年整體偏旱,轉向偏旱概率最高(29.7%),且容易發生多年連旱。對546年旱澇整體分析,旱澇轉移趨向于正常,但整體處于一個偏旱的狀態。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