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Y-2E衛星數據的福建沿海海霧遙感監測
摘要:利用我國自主研制的風云二號靜止氣象衛星資料,結合地面自動氣象站能見度資料,通過對大量不同時相衛星資料的試驗分析,找出臺灣海峽海霧、云以及晴空海表等典型下墊面的可見光、熱紅外和中紅外3個通道的光譜特征和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運用反射率閾值實現云霧與海洋表面的自動分離,用亮溫閾值實現海霧和低云與中高云的自動分離,用中紅外和熱紅外通道的歸一化差值指標實現夜間海霧的自動識別,最后建立臺灣海峽海霧自動監測業務軟件系統,并選擇2015年和2016年地面實測資料對遙感監測結果進行精度驗證。研究結果表明:風云靜止衛星逐時海霧產品能有效地彌補極軌衛星在監測時次上的不足,很好地為臺灣海峽海霧動態監測業務提供數據支持;遙感監測結果與地面觀測結果相吻合,總體上較為理想,海霧監測平均準確率白天超過70%,但夜間判識精度低于白天;但同時風云靜止衛星遙感技術在海霧和低云的有效分離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國土資源遙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