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緣長8段油源多元精細對比
摘要:彭陽-崇信地區(qū)位于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緣,由于與長7段生烴中心相距較遠,不同的研究人員對其長8段油源有著不同的認識。以原油與烴源巖的飽和烴色譜、色譜一質譜特征為依據(jù),利用聚類分析等方法,綜合多項生物標志化合物參數(shù),多角度探討了西南緣長8段的油源。研究結果表明:區(qū)內與生烴中心的長7段烴源巖分別屬于2個不同的類型.北部彭陽地區(qū)的長8段原油由生烴中心腐泥型的長7段烴源巖生成,成熟度較高,南部平?jīng)龅貐^(qū)長8段原油由區(qū)內腐殖型的長7段烴源巖生成,成熟度較低;區(qū)內長8段原油分布的差異性主要受控于烴源巖的有機碳質量分數(shù),低有機碳質量分數(shù)的平?jīng)龅貐^(qū)烴源巖生排烴量只能滿足本地成藏,彭陽地區(qū)的長7段泥巖缺乏相應的生排烴能力.只能由生烴中心的原油異地充注成藏。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lián)系斷塊油氣田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