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致黃土深層滑坡災變機理
摘要:在黃土地區,雨后觀測和人工降雨試驗均表明地表水在黃土中的入滲深度有限,并不影響黃土深部的含水率。因此水分入滲是否直接造成斜坡深層滑移頗受爭議。本文通過黃土地區自然降雨條件下的現場觀測,發現地表水在黃土中的入滲沿垂直剖面可以劃分為3個帶:即活動帶,穩定帶和飽和帶。活動帶受大氣降雨和蒸發的影響,為瞬態流,向下則轉化為穩定流;穩定帶含水率不變,但仍有穩定的水分運移至地下水位。地下水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在入滲和排泄條件長期不變的情況下,地下水位可維持動態平衡。若地表入滲量加大,如灌溉或管道漏水等,穩定帶含水率升高,并伴隨地下水位抬升,以達到新的平衡,此水文動態轉化過程會誘發滑坡。以延煉滑坡為例,分析了長期地表水間歇性滴滲條件下,邊坡的水力動態變化過程,及其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觀測及分析結果表明,黃土深層滑坡主要與地表水入滲導致的地下水位抬升有關,由于其過程緩慢,容易被忽視而致災。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工程地質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