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地垂直帶譜結構的空間分異與暖溫帶-亞熱帶界線問題
摘要:秦巴山地垂直帶譜結構的空間分異對于揭示秦巴山地地域結構復雜性和過渡性、探索中國復雜的生態地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文獻中搜集了秦巴山地33個山地垂直帶譜,建立了秦巴山地數字垂直帶譜體系,從緯向、經向和坡向3個維度分析了山地垂直帶譜的結構、特征、數量、高度以及分布模式。結果表明:①緯向上從南向北基帶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逐漸轉變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垂直帶結構由復雜逐漸變得簡單;優勢帶由山地針闊混交林和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轉變為山地落葉闊葉林帶;②經向上山地垂直帶結構呈現復雜-簡單-復雜的特征;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和山地落葉闊葉林帶的海拔呈現了二次曲線分布模式;山地針闊混交林帶的海拔則呈現顯著的線性降低趨勢;③坡向方面,秦嶺北坡和南坡基帶均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但南坡含有常綠成分;大巴山北坡為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大巴山南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秦嶺和大巴山北坡優勢帶類似,均為山地針闊混交林帶或山地落葉闊葉林帶,但大巴山南坡具有獨特的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優勢帶,這表明了大巴山比秦嶺更適合作為暖溫帶和北亞熱帶的分界線,但是未來還需使用土壤和氣候指標進行系統的分析。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地理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