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切西蘭花貯藏過程中腐敗細菌的多樣性分析
摘要:特定腐敗菌的生長繁殖是導致鮮切西蘭花腐敗變質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分析了鮮切西蘭花冷藏過程中微生物菌落總數的變化規律,通過稀釋平板法對冷藏10d后的腐敗菌進行分離,從不同菌株的菌群形態、菌落特征、革蘭氏染色等特征入手,結合微生物16SrDNA菌種基因鑒定的方法篩選出8株優勢腐敗菌;并進一步對其中兩大分支的代表菌種進行了多糖利用能力分析實驗,以便輔助解析致腐原因。結果表明:4℃貯藏的鮮切西蘭花在10d時,其菌落總數可達到7.4×10^6CFU/g,進入腐敗初期;冷藏過程中的優勢腐敗細菌主要為高地芽孢桿菌(Bacillusaltitudinis)、惡臭假單孢桿菌(Pseudomonasputid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spp.)、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spp.)、沙雷氏菌(Serratiaspp.);兩株代表菌假單孢桿菌P2、葡萄球菌P3可以在多種含植物多糖的唯一碳源培養基中生長,顯示出對植物多糖的顯著降解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該類菌容易在鮮切西蘭花上滋生,其致腐能力較強。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果菜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