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在幽門部癌前病變和早癌中的臨床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療幽門部癌前病變和早癌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顧性分析行ESD治療的148例幽門部癌前病變和早癌患者術中、術后及隨訪情況資料。[結果]148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20~110(平均49)min。病變的整塊切除率為81.08%(120/148),完整切除率為70.27%(104/148)。發生術中出血者5例(3.38%),給予了高頻電凝止血或鈦夾夾閉止血;術后發生延遲性出血者3例(2.03%),均通過內科保守治療或再次行內鏡下止血手術成功止血;狹窄者1例(0.68%),通過行球囊擴張術后緩解。術后病理提示:腺瘤102例(68.92%),腺瘤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12例(8.11%),腺瘤伴高級別上皮內瘤變25例(16.89%),高分化腺癌9例(6.08%)。在術后平均31個月的隨訪時間中,有1例腺瘤患者在術后12個月后發生了局部復發,再次行ESD治療切除了復發病變,術后再次隨訪24個月后未見再次復發情況。[結論]對于幽門部的癌前病變及早癌,徹底的病灶評估,合適的輔助技術再加上經驗豐富的內鏡醫生,ESD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臨床消化病雜志社